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发布时间:2015-05-12 来源:查字典编辑
摘要:网页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京东购买:A.点石成金B.无价当当购买:A.异类B.引爆点亚马逊中国购买:A.影响...

网页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京东购买: A.点石成金 B.无价

当当购买: A.异类 B.引爆点

亚马逊中国购买: A.影响力 B.内向者优势 C.失控

5 购物——三家网站都是在2011.11.16晚20:00~21:00下的订单

5.1 邮件

5.1.1 京东

1. 确认下单通知——无邮件提醒

2. 发货通知——无邮件提示

5.1.2 当当网

1. 确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醒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20:28

订单一完成,即刻发送邮件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

1.2. 邮件标题——与亚马逊相比,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原因如下:

1.2.1. 明确告知用户邮件来自什么网站

1.2.2. 告知用户已经收到订单,正在处理中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2

1.3. 邮件内容——不足之处

1.3.1. 没有告诉用户具体的订单信息,需通过至少一次点击才能了解到订单信息

这使得这封邮件内容的准确性就不高了.

让用户每多一次不必要的点击,对于网站来说,都是一次极其奢侈的浪费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3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醒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8日凌晨00:12

与”确认下单通知”之间的时间间隔差了有整整一天之多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4

2.2. 邮件标题——简单明了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5

2.3. 邮件内容

告知用户商品已经发送出去,和快递公司的热线电话,还有一些促销信息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6

5.1.3 亚马逊中国

1. 确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醒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20:18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7

1.2. 邮件标题——不足之处

1.2.1. 发件人命名夹杂着英文,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We’re in China. ^_^

1.2.2. 邮件标题,可以都添加几个字,描述订单状态,虽然后面的灰体字部分的信息体现这是订购成功通知邮件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8

1.3. 邮件内容——告诉用户购买的书籍——与当当相比,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1.3.1. 在邮件中包含了可以让用户修改订单状态的链接信息,如果能有修改订单状态截止期限的话,可能会更好些

1.3.2. 包含了很是详细订单信息:商品,购买量,费用明细,预计送达日期,送货方式订单号…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9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0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醒——三网站中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05:32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1

2.2. 邮件标题

2.2.1. 这里的邮件标题至少比之前用邮箱地址来做标题来的好

不想用中文做发件人的姓名,至少可以用网站域名来做.

Don’t Make Me Think. ^_^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2

2.3. 邮件内容

2.3.1. 包含了很多与订单相关的信息,主要是在跟踪包裹状态方面,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商品在哪里了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3

2.3.2. 通过查询获得的包裹信息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4

5.2 配送

5.2.1 京东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2011.11.17 12:0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商品交接的过程,比较正常;交接结束后,要求用户签字.

虽然没有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打开包裹验货,然后再签字.

不过师傅的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当时付款的时候,师傅还有询问是否刷卡.^_^

5.2.2 当当网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截止发帖时刻还未送达=.=!

5.2.3 亚马逊中国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2011.11.17 18:3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交接过程比较的匆忙,交接一结束,师傅就走了,没有要求欧确认签字.

可能因为这个点有些迟了,师傅应该还未吃饭.

5.3 包裹

一些基本的元素应该是差不多的,如客服热线,说一些不同的.^_^

5.3.1 京东

1. 最外层的包装仅包含送货的地址信息,没有其他附加信息

2. 会附带一张京东的购物清单(这张清单,是师傅独立给的,不在包裹中),清单中金包含用户名、购买商品、订单标号,没有包含用户其他的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

(之前给师傅签字的那一张纸上面,不知道是否会包含用户的即时联系方式,这个没有注意到,不太确定.^_^)

5.3.2 当当网

=.=!

5.3.3 亚马逊中国

1. 最外层的包装直接带有用户名,用户地址,联系方式,订单号几乎全部包括了

(当用户要扔掉外包装的时候,是否表示用户的联系方式在不经意间”流落在外”,因为吾乃一介布衣,故无太大烦忧.^_^).

2. 包裹最外层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保留此包裹单底联代表您已经签收并认可我们配送的商品及发货明细单背面条款规定内容”.主要有两个问题:

2.1. “保留包裹单底联就表示用户已经签收并认可”,这或许能够说明为什么之前师傅不用要求用户签字的缘由.=.=!

假如:交接时未开包裹检验商品,事后发现商品有问题问题,这样的情况该找谁.

这让人不由想到,注册网站的时候,都会出线有一个勾选框,后面附带如下的文字:

“我接受xxx网站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下面在紧接着一个”注册”按钮

2.2. “发货明细单背面的条款规定”,收到的”卓越亚马逊发货单”是单面的,故而没有看到具体的条款规定内容.=.=!

6 一些碎片

1. 京东在《男人帮》中的广告,让人觉得很是不错,电视剧观众和网站目标用户会有比较大的交集.即使没有任何交集,做不到高精准的广告投放,仅当作是一次普通的品牌推广,也得赞一个.

下一步,可能是做一个类似PayEasy的视频广告了.^_^

2. Amazon.cn一直在继承Amazon.com的网站框架、模块,没有在国内进行比较特别的微调.如:

2.1. Amazon.com的商品页面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5

2.2. Amazon.cn的商品页面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6

2.3. 京东的商品页面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7

2.4. 当当的商品页面

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18

国内用户的浏览网页的行为方式和外国用户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单一不变的继承很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的话,这可能需要去质问淘宝了.^_^

2.5. 如果要说完全模仿的话,可是有一点:

Amazon.com的已有注册账户不能Amazon.cn上不能登录,需要重新注册.有人可能会说,不同的目标用户,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消费理念为什么要共享用户数据库呢?即使用户数据库会有交集,可是共享了之后,意义大吗?

恩~~恩~:-D

7 结束语

对于图书这类标准品,在议价能力相差不大,不能拉开明显的价格差距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几乎就是唯一影响用户选择的指标,这里的体验包含着售前和售后.(这不是废话嘛?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阅读
网友关注
最新交互设计教程学习
热门交互设计教程学习
网页设计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