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
论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
发布时间:2015-05-12 来源:查字典编辑
摘要:摘要: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体现出该学科教育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特质。然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教育倾向已严重制约了...

摘要: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体现出该学科教育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特质。然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教育倾向已严重制约了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多专业交叉、跨学科教育,就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与创新非常重要的命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 跨学科 教育


引言

 
跨学科教育也可以称为交叉学科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多学科性和专业系统的跨学科性。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并由此产生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建立在广泛的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其教学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多个学科、专业系统整合而成,并不断推进教学思维;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创新过程。这一过程的融合性、渗透性,体现出这一学科的交叉性和跨学科特征。

今天,艺术设计早已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设计工作,而已经成为参与建设构成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快速的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促使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进一步加强。多元、复合的设计实践,不仅对设计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也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探讨艺术设计学科多专业交叉,跨学科教育,就成了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与创新非常重要的命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的提出

产品设计名片印刷广告印刷户外广告影视创作LED显示屏电视广告片建筑摄影“跨学科”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而言不应是一个新的话题,因为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之所以在此强调“跨学科”这个概念,是因为近年来我们所从事的艺术设计教育越来越趋于单一化,越来越趋于类同化。学生人数的膨胀,师资的短缺,教学条件的尴尬,使得当今中国广大的艺术设计教育远离了它应该遵循的发展轨迹。专业技法化,模式美术化,质量图式化,成为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真实的景观。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的应用学科,艺术设计教育原本应是一门内含最为丰富,学科最为广泛,知识最为综合的学科。但是由于早期对这一学科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学科归类的简单主观,人为的将其划入所谓“大美术”、“广画图”的一部分。无形中使这一学科限定在以研究图式为目标的框架之中。可以这样讲,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本质上依然沿用的是美术绘画的教育模式(除少数院校外)。单一的知识结构(图式中心论),重复的教学模式(技法逐次升级),写生式的实践环节(表象资料收集),使艺术设计紧跟绘画教育而背离了艺术设计自身发展的规律。

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它既包含艺术设计学科自身专业的一致性(艺术与设计),同时又包括与其相关学科的关联性、广泛性(跨学科交叉)。它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科。近二十年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艺术设计在不断参与社会发展,促进提高民众意识和经济水平的同时,其学科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涉及的面层也越来越广泛。复杂的设计实践,多层的设计问题,多样的设计需求,构成了当下艺术设计多专业、多学科、多系统协同联动,互融综合的学科特质。

跨学科教育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教育,实质上是对其学科教育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当下艺术设计教育单一化的矫正。

二、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的内涵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跨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与相关专业、学科的融合及交叉,它打破了艺术设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了不同知识研究领域,从而为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创造了新的可能。

艺术设计跨学科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艺术设计学科自身不同专业之间的互融与复合。二是艺术设计学科与外围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前者体现出同一学科的跨专业交叉,比如:城市艺术设计与平面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产品设计等等。跨专业交叉拓展了专业跨度并整合成新的设计系统。比如:城市艺术设计与平面设计整合成城市CI系统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装饰设计整合成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产品设计整合成环境艺术设施设计等等。后者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跨学科综合。比如:艺术设计与生态学,艺术设计与心理学,艺术设计与信息学,艺术设计与营销学等等。不同门类的跨学科交叉扩展了学科广度并综合成新的艺术设计分支学科。比如:艺术设计与心理学综合成设计心理学,艺术设计与管理学综合成设计管理学,艺术设计与营销学综合成设计营销学等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阅读
网友关注
最新平面设计理论学习
热门平面设计理论学习
平面设计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