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面:
报纸所具有的外在面貌,亦即报纸容纳新闻的主要部份。其基本构成:
(1)报头(刊头):包括发行数量、报刊名、期数、发行单位、发行人、地址、电话、承制印刷厂名及电话等。一般在右上角或天线下方居中位置,中式报头多为直式,西式为横式。
(2)报眉:报纸每版线的上方,叫「报眉」,由又向左依次为年、月、日、报名、农历日期、星期序、版次或版名。
(3)天地线:报纸每版线的上下边线,又称「版线」,上称「天线」,下称「地线」。
(4)文字栏:栏是版面上的区隔,是版面高度的计算单位,又称「批」(皮),「段」。
(5)标题:是报纸调配版面的主角。
(6)图片:配合文字,美化版面。
(7)花边与网线:用以区隔和美化版面。
二、版面设计:
(1)报纸编排程序:
A、确定边线位置及各文字高。
B、规划出边栏,固定的方块栏和报头及图片的位置。
C.、权衡新闻的重要性及内文走势,依次排列。
D、标题制作:包括标题所占栏数、行数、及字体、字级和型式。
E、花边和网线的应用。
(2)报纸编排原则。
A、栏与行:
1、栏别:每一版由上到下,其中平均划分无若干栏,其界称栏线。栏线之间依需要设计不同栏数,安排内文。
2、行的观念:行是版面宽度计算单位。
B、辟栏:又称特栏,边栏。再版面上划出一个特别位置,来刊登文章,如社论、专论、特写及评论等。
1、使用原因:
Ⅰ 若干同类或相关新闻集中处理,使其更有系统。
Ⅱ 长新闻以特栏处理,方便组版。
Ⅲ 社论专论、特写及评论,需要特栏以与新闻隔离。
Ⅳ 使其某项新闻特别显著。
Ⅴ 美化版面,方便组版。
2、形式:应以直立长方形为主。
3、须知:
Ⅰ 辟栏不能排短栏,必须用变栏方式。
Ⅱ 一个版面中不能超过三个以上的辟栏,必须左右错开,不要重叠。
Ⅲ 辟栏不能顶天立地,自最上一栏排到最下一栏。如文字太长,可用压底横栏。
Ⅳ 辟栏一定靠边排,不能放在版面中间。
Ⅴ 辟栏可以加框,上下加边或版面内侧加边。
Ⅵ 一个版面如有两个辟栏以上,变栏的字数最好不要相同,以增加变化。
Ⅶ 辟栏如果段落分明,可加插标题,以吸引读者注意。
4、变栏:即打破原来每栏字高的编排方式。
如在辟栏内,「五改二」(五短栏改成二长栏)「七改三」等,至于「六改二」,「六改三」之类,因为会构成「假通栏」,有失美观,宜少用。
C、通栏:又称断栏。即在版面上由右到左一条栏线可以画到底,中间没有标题、方块、辟栏或图片等的阻挡。克服通栏,即使用标题、图片或辟栏,(假通栏:即辟栏内的文字与框内的文字并齐)。
D、标题制作:
1、结构:
Ⅰ 主题:新闻内容的重要部份,可以单独成为标题。
Ⅱ 附题:
a、副题(叙述):新闻内容的次要部份。补充主题要指明示的不足。
b、子题(说明):当新闻内容深度较广,可加用子题说明
c、引题:主题受字数限制,无法将原因、人物、时间、地点或来源明示时,得在前面加一引题,以补主题题意的完整。
d、眉题(提示):引题有时横排在上方,故称眉题。
2、形式:
Ⅰ 直题:报纸版面以直题为主。
Ⅱ 横题:用以调节版面,通常至于四角,不宜横于版面中央
Ⅲ 叠字题:可分直题横排和横题直排。
Ⅳ 横直题:横直运用,即是运用眉题。
Ⅴ 对角题:新闻集锦或花絮的标题,多方右上角及左下角。
Ⅵ 包中题:标题放在文章中央,可避免顶题及调节版面均衡。
Ⅶ 分题:新闻内容长,非一个标题所能概括时,需要分题。
a、分题的使用,是每一段落的前面加一独立标题。
b、分题的字号要比总标题少,内容不重叠。
c、分题有独立意义,结构上也有主题,副题,子题等。
Ⅷ 插题:即小标题。
a、通常在特写或专栏中使用。
b、不以标题形式出现,于文中段落处理上,仅插上几各简单字句。
c、插题的字体要相同,字数平均,每各插题的段落字数要平均。
3、制作须知:
Ⅰ 不加入主观评论。
Ⅱ 以简洁为主,并少用虚字。
Ⅲ 如用引号、圆点、要占半字。
Ⅳ 标题大小难以适用时,可以上下加边或加框。
E、花边与加框:
1、意义:所谓「框」,是四边的;「边」是上下的。
2、禁忌:
Ⅰ 报纸最忌边靠边。
Ⅱ 两个方块或特栏不能重叠排列在上下,以免影响美观。
Ⅲ 报纸只有用上下边或内侧边,不能用左右边。
三、版面设计须知:
A、版面要平衡:不是对称的平衡,而是调和的平衡,要使版面平衡,可先安排辟栏和方块,其次再安排别的新闻。
B、不通栏:在报纸中,除非是上下分版的「分版线」,版面不能通栏。
C、不顶题:两个标不能连在一起。
D、不齐题:新闻标题不能并齐排版,必需上下、左右交错。
E、辟栏与方块不能上下重叠或左右并齐。
F、一点不成行,一行不转栏。
G、有文才有题,题文不分离。
H、短栏式新闻要在版面散开排列,禁忌两个短栏连在一起。
I、在同一组标题里,非不得已不要重复用字。
J、同类归并,喜丧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