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景”就是我们常说的“焦外成像”,是一个最近让很多喜爱摄影的朋友相当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著名的徕卡镜头群中有许多支有著相关令人赏心悦目的“散景”,这其中有75mm/1.4 Summilux M,80mm/1.4 Summilux R,50mm/1.0 Noctilux M,与35mm/2 Summicron Pre ASPH。尤其是这最后一支更有人称之为King of the Bokeh,散景之王。
Leica M6 TTL, 75mm/1.4 Summilux M, Fuji Sensia at E.I. 100
如图一,在兰花背后的光斑形状就会与光圈开孔的形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散景是在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拍摄物体时,从物体背后的点状光源呈现出来的散景形状,一般人都是喜欢越圆的越好,而要越圆的形状,光圈的叶片数目一般来说是要越多越好,至于为何要叶片数越多越好是由于越多的光圈叶片会有比较像圆形的光圈孔。
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要吹捧徕卡镜头的散景有多么的好,事实上,很多的镜头制造商也开始将此一镜头的特性加入设计时的考量,同理,不止是徕卡的镜头,有相当多的日本名制造厂所出的镜头一样有出色的散景,甚至他们也将散景列为设计镜头的考量之一,举个例子来说,相当受欢迎的 Contax 645中型相机在美国的英文版的介绍说明书中,就将Bokeh列为他们的镜头其中之一的优点。
由此可见,这个观念已经逐渐的形成。而本文是是想试著将这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字眼借由文字与图片介绍一下,让有兴趣的朋友多了解。
Leica M6 TTL, 35mm/2.0 Summicron – M Pre-ASPH
Fuji Sensia at E.I. 100 光圈f/2.0,快门1/250
Bokeh这个英文单字初看就觉得它不是源自英国或是美国,没错,它不是正式的英文单字,它是自我们的邻国日本而来的,要念BOKEH,依英文的念法是 BOKE,然而这是转化的英文,所以它的正确念法应该是Bo-Ke,在英文的文字中要找一个接近这个Bokeh意思的字并不容易,真要找一个英文单字的话,Convolution可能是最贴切的了。
Convolution是意指影像渐变模糊的一个过程,而真正的散景 (Bokeh) 也是于景深外的影像渐渐变为模糊松散的。景深是一个被很多摄影朋友忽略的重要概念,这或多或少与使用自动对焦相机与镜头所形成的拍摄习惯有些关系,由于自动对焦的精准,现代人的拍摄有时候就不再需要利用景深去弥补对焦时的失误,我们常见的自动对焦镜头的景深表尺时常是语焉不详的,更不用提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上的景深表尺可以说是聊备一格罢了。
所谓的Bokeh,它有松散模糊的涵意在其中,而Bokeh在日本人所强调的镜头特质中,指的是:影像中松散模糊的前景或背景,事实上如果要细分,Bokeh还有许多的其它的很多不同的型态。像有一种叫Nisen Bokeh,这种散景恐怕不会是你想要的,因为它的特色是一直线物体的背景会同时有两直线物体的背景,或许我们可称它为双线散景,像这样出现的散景,通常是不好的散景。
另外有些人会认为好的散景是应该容易出现在人像镜中,或长焦距的镜头如300mm/2.8,400mm/2.8,甚至是像600mm/4这样子的大炮镜头。还有一种叫Enkan Bokeh,这是会产生环状的散景,或可称为环型散景,这种散景常可以在反射式的镜头中发现,美国人称他为Donunt状的散景,因为它与美国人嗜吃的甜甜圈的形状是一样的。一般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背景的光源所形成的近圆形光斑也是散景的一种,这种散景的产生与光圈叶片数目,和光圈的孔状是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这种因为光圈孔成近似圆形所产生的叫做Ten Bokeh,点状散景。
为了要拥有这种圆形的光圈孔,目前已有像Minolta TC-1这样的相机为例,它不是采取光圈叶片的方法,它采用不同大小的纯圆形孔径去设定光圈的大小,所以它的所有光圈孔形状都是圆形的。
Leica M6, 50mm/1.0 Noctilux – M
Kodak Tri-X rated at E.I. 400, 光圈1.0, 快门1/60
散景的好坏是一种相当个人的主观认定,可能有人会认为环状散景很美,但是另一些人却觉得它破坏了影像的美观,然而一个真正让人赏心悦目的散景应该是指:背景之物体像奶油交互融溶到了一种彼此难以分开与辨认的景况,同时使得主体浮突有良好的分离度。用一句简单的话讲,好的散景就是让观赏者感到难以分辨主体其前后景原有型态的一种柔和美景。若是你从影像中看到的散景中各部份仍然保持自我形状的情形,这恐怕就是较差的散景呈现。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说,要光圈叶片越多越好以外,还有什么原因是会对好的散景有助益呢?常听人说要尽量使用大光圈,用大光圈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失焦的区域背景松散模糊个够,不过这倒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有些镜头好散景不一定是出现在大光圈。像35mm/2 Summicron pre-ASPH就不是循著这种”公式”,它的好散景反而是出现在中间的光圈设定像f/5.6。没错,好的散景是比较容易出现在长焦距的镜头上,可是我们在观察散景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长焦镜因前后景压缩后所造成的模糊美感与因长焦距镜头视角较小所擷取的局部背景的模糊感,有时候并不能说是真正美丽的散景。
例如望远变焦镜头的散景,有时比不上定焦镜的散景来得漂亮,又像400mm,500mm,600mm,这些镜头它们所拍摄下的影像都是很局部的,因为这些镜头拍摄时的视角极小,所以当你看到主体背后的散景时,你会因为它的背景相当的局部与单纯,而会觉得每一支长镜头的散景都是很好,所以要判断它们是否有很好的散景常因此而造成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