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的人像大头照或是棚内拍摄是不是让你觉得乏味又无聊?的确,如果入境元素过于简单很难去激发创作的灵感。不仅如此,过于简单的入境元素还会让作品缺乏亮点,生硬单薄。

尝试拍摄室内人像时加入更多自然、生活化的元素吧。弃用人工光源,利用环境光拍出真实又丰富的室内人像大片。别说你没地方练习,就先从最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拍摄吧。

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同样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为照片增加亮点。
透过窗户射进的阳光一般属于散射光。它的特点是:照明面积大,且柔和均匀,既能再现丰富的层次与质感,又能较好地表现立体感,是拍摄室内人像的理想选择。

室内光线的时效性 摄影教程
一天之中,直射的太阳光因早晚时刻不同其照明的强度和角度是不一样的。人们根据太阳和地面构成的夹角不同可将全天直射的阳光的变化情况分为三个照明阶段。
晨光与斜阳
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以及傍晚太阳将西落于地平线以下时,景物的垂直面被大面积照亮,并留下长长地投影,太阳在透过厚厚的 大气层厚,光线柔和。

早晚空气透视效果强烈,在逆光照明下,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如果利用这一光线照明,拍摄近景照片,景调柔和;拍摄场景照片,则显得浓淡相宜,层次丰富,空间透视感强。

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光线强弱变化大,在拍摄时要抓紧时间,并逐一对曝光量的控制。
上下午的太阳光
指的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五点这段时间的光线,照明强度稳定,能较好的表现地面景物的轮廓、立体形态和质感。
此时太阳光不但对垂直景物照明,也对人物周围的水平景物照明, 产生大量的反射光,此时画面的明暗反差表现极好。
正午大太阳

又可以看作顶光,从上向下垂直射地面的景物,景物的水平面被普遍照明, 而垂直面的照明却很少或完全处于阴影中,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的照明角度常常受到季节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午拍摄照片要缩小光圈,拍摄人物则应放大光圈,正午时水平表面亮度大 而垂直表面亮度小,相当于测光照明,所以要放大半级光圈。

通常室内自然光人像主要场景都是选择在窗边,因为这里的光线最好。落地窗光照面积大,光照也均匀,适合一般的拍摄。透过百叶窗照射进来的光线是线条状的,这种光线可以在模特身上打出许多平行的阴影,并可以通过调节百叶窗拉杆来控制条状光线的宽度,这种光线比较适合拍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