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整个 2013 年,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被推出,手机、平板、游戏主机、可穿戴设备等,当然也包括一些优秀的游戏或者应用,尽管整体稍显平淡,但并非毫无亮点。一年下来,我自己把玩过的产品很多,深度使用的产品也不少,剩下最后两天,那就趁着年终大家都忙着写个人小结的时候也顺势盘点一下,也好对今年的一些亮眼产品进行一次回顾。
iPhone 5s:依旧是最好用的智能手机
iPhone 5s 依旧是今年最棒的智能手机之一,尽管从外观上来说,新的 5s 和上一代 iPhone 5 相比起来并没有让人产生太大的惊喜,毕竟我们一直都希望能有一款搭载更大的屏幕,大改进的摄像头以及更好的续航的 iPhone,但苹果却只给了我们一个配备了指纹传感器,小改进的摄像头和一个更快的处理器的新设备。即便如此,“土豪金”的热潮也让它比去年的 iPhone 5 要来得更受欢迎。
而从内在来说的话,苹果看上去更像是在探索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通过 64 位架构的 A7 处理器、M7 协处理器以及 Touch ID 指纹识别技术来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果说把 iPhone 4 看作是 iPhone 系列的开端的话,那么 iPhone 5s 很可能便是下一次革新的开始。更高效率的应用开发?亦或者是更深度的用户体验?或许一开始你会觉得它很普通,但相信在明年,我们都将能够看到一些真正不一样的东西出现。
抛开这些来说,iPhone 5s 仍是目前软硬件结合度最高的一款智能手机,也是苹果追求极致的最好体现了。
备选:iPhone 5c
HTC One:让人耳目一新的金属旗舰
作为一款年初发布的手机,在 Android 这个更新换代比女生换衣服还频繁的阵营里,在一众巨头虎视眈眈各施所长的竞争下,HTC One 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大小刚刚好的尺寸,标配的全高清的屏幕,加上相当有辨识度的外型和全金属材质,HTC One 的确一直在透露着其“高端洋气上档次,低调华丽有内涵”的格调,和其他一众 Android 旗舰画了条泾渭分明的“三八线”。
上半年,HTC One 被我作为主力机使用了相当一段时间,除了国行背盖有缝隙的通病和暗光下拍照实在渣的不忍直视的缺点之外,我也很难找出太不满意的地方,至少作为一款 Android 手机来说,在三星一成不变 Moto 退出天朝 SONY 发力不足的大背景下,2013 年的 HTC One 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智能手机。
但是,Sense 的亮点不足加上营销上的缺失,让 HTC One 最初的那点儿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放到年底,论销量不敌满大街的三星 GALAXY S4 和 Note 3,论调性不敌全面自由可定制的 Moto X,HTC 的“品牌溢价”能力正逐渐下降,除了推出一款加大版和缩小版之外,貌似已经很难再回归到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了。
备选:三星 GALAXY S4/Note 3、索尼 Xperia Z1、Moto X、Google Nexus 5、LG G2
魅族 MX3:国产手机里的人文情怀
魅族和小米一直都是国产智能手机的标杆品牌,虽然从今年来看,国产智能手机的阵容已经十分强大,无论是小米、魅族、OPPO、vivo 还是“中华酷联”,今年都卯足了劲盯着不同的目标人群推出各种新机,但综合各方面软硬件的表现来看,我还是把这个位置留给了魅族 MX3。
作为人口基数大的过分的天朝,只要对准某一个人群量体裁衣,那市场反响多半不会坏。主打音乐主打自拍主打拍照这种功能性分类姑且不论,就是简单的几百块钱的定价差异策略也往往能划分出明确的目标消费群体出来。小米手机 3 和红米手机今年就结结实实的上下包抄了一把,把千元机市场搅得一片硝烟弥漫。
然而从我个人审美的角度来说,实在对今年小米手机 3 那画虎反类犬的外型喜爱不起来,MIUI 是个好系统,小米手机 3 却并不是一个“好看”的手机。而在外形这点上,魅族一直都做得不错,“熊猫机”的造型虽然称不上惊艳,但至少延续了魅族一贯以来低调沉稳的风格,加之不断在改进的 Flyme 系统和当下极具性价比的价格,现在入手魅族 MX3 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备选:小米手机 3 、vivo Xplay 3S、OPPO N1
Lumia 925:WP 阵营里的最佳选择
权衡再三,在 Windows Phone 手机这一项,我选择了 Lumia 925 而非 Lumia 1520 或是 1020,尽管从屏幕、性能、成像表现等方面来看,后两者都比 925 要更棒,但在我看来,如果综合了外观、手感以及性价比等因素的话,我觉得 Lumia 925 会是今年 Windows Phone 阵营的最佳选择。
去年的 Lumia 920 是 Windows Phone 的一道分水岭,抛开系统层面的少许变化不说,Lumia 920 算是奠定了诺基亚在 Windows Phone 8 时代的硬件设计方向,而 Lumia 925 则是很完美地解决了 Lumia 920 的一个大问题:重量,其大大减低的重量和厚度,以及金属加聚碳酸酯的材质配合都可以说是非常棒的进步。
此外,Lumia 925 也是整个 Lumia 家族中唯一一款引入金属设计元素的手机。论外观,925 没有 1020 夸张的“奥利奥”摄像头,也没有 1520 大得出奇的尺寸;论硬件,高通 Snapdragon S4 +1GB RAM 足以应付目前的 Windows Phone 8 系统和应用;论拍摄,870 万像素 PureView 相机表现依旧出色;论价格,我想花 2000 多元购买一台 Windows Phone 手机绝对要比 4000 元来得实在。
备选:Lumia 525、Lumia 1020、Lumia 1520
iPad Air:千呼万唤的轻薄平板
今年的 iPad 产品都迎来了重大更新,而让我感到兴奋的并非是 Retina 版的 iPad mini ,而是全尺寸的 iPad Air。之前我选择 iPad mini 的理由是:大 iPad 真的偏重。但 iPad Air 惊人的全新造型无疑已经将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尺寸缩减 43%、重量减轻 28%,加上全新的 A7 处理器和依然优异的屏幕表现和续航能力,iPad Air 绝对是当前使用体验最舒服的全尺寸平板设备,苹果确实做到了。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视网膜屏幕的加入和拥有和全尺寸 iPad 同样性能的新 iPad mini 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大家现在唯一需要选择的就是:大屏 or 小屏?但考虑到如今横行的大屏幕手机,我觉得 7 英寸的平板并不会一直活跃下去。平板终究是平板,如果屏幕大小不进反退,那和手机又有何差异?当然,依靠柔性屏等更为先进的技术,我们确实可以实现“小尺寸载体+大尺寸屏幕”,但在当下,平板市场依旧是 iPad 的天下。
备选:iPad mini Retina 版、Google Nexus 7、SONY Xperia Tablet Z、Surface RT
Surface Pro 2:差旅办公好帮手
尽管我十分希望 iPad 可以用来取代笔记本的工作,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个想法并不现实。不可否认,iPad 的性能十分强大,不过作为一款笔记本使用的话,生产力功能的缺失依旧是它目前最大的不足。如果想要寻找一款足够轻便、性能强劲且生产力功能完善的设备,我觉得 Surface Pro 2 会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相比起一代来说,Surface Pro 2 更新很小,依旧采用的是黑色镁合金,而且重量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不过相比起绝大多的的笔电来说,Surface Pro 2 不足 1kg 的重量仍旧能占据上风。另外,芯片是 Surface Pro 2 为数不多的更新之一,基于 Haswell 架构的处理器能够保证 Surface Pro 2 在原有容量电池下依旧实现更高续航,配合上可变更角度的支架以及支持背光显示的 Type Cover 2 外接键盘 ,Surface Pro 2 便是一个不错的办公伙伴。
当然,和 2013 版的 MacBook Air 相比,Surface Pro 2 的续航依旧显得较为无力,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后者更接近于未来笔电的形态。
备选:SONY Tap 11、SONY VAIO Pro 11/13、Lenovo Yoga 2 Pro
MacBook Air 2013:专注码字的续航神器
实话是,这算是今年自带幸福感加成最大的笔记本产品了,在我眼里,MacBook 笔电一直都是“可以专注于码字加工作”的神器,尽管自己最终选择了 Surface Pro 2,但实际上现在这段话就是在 iA Writer 上完成的。
在体验过太多的 iPod,iPhone,iPad 之后,想要试试原汁原味的 OS X 系统其实也是大有人在,借助移动端的胜利,苹果在近几年内成功地将 OS X 系统推了出来,虽然很多人依旧对 iTunes 怀着深入骨髓的怨念,但当用到苹果产品的时候心情总是有点儿微妙的复杂:一方面不想改变自己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一旦适应了之后就会由衷的想在内心呼喊一声“这货真是好用到让人泪流”,搞得就跟谈恋爱似的,追的过程各种曲折离奇下了血本,一旦到手了发现对方“温婉贤惠”自己的生活质量蹭蹭的往上涨啊真是赚翻了。
其实 2013 版的 MacBook Air 升级点同样不多,万年不变的造型也是我一直比较纠结的地方,但配合了 Haswell 架构处理器以后,新款 MacBook Air 的待机时长达到了近 10+ 个小时,足以应付大半天的工作了,而本身背在包里的重量也几乎可以忽视——就跟多背了本厚杂志差不多。加上低配版较为亲民的价格,以及舒适的键盘手感,我一定要给它点 32 个赞。
备选:MacBook Pro Retina 2013 版
Kindle Paperwhite 2:独领风骚的电子阅读器
Kindle Paperwhite 以“文艺青年最喜欢的阅读姿态”的高逼格在 2013 年的电子阅读市场一时风头无两,原因倒也简单:一是KPW 就只是盯着阅读这一件事儿在做,亚马逊作为龙头老大自然不允许在自己的拿手领域弄个残次品出来,在产品设计和体验方面 KPW 都堪称一流;二是 Kindle 今年入华,从“金屋藏娇”到“登堂入室”,这影响力比打广告来的都大。
年初的时候辗转拿到了日版的 KPW 一代,快到年底的时候又体验了国行的 KPW 二代,可以感受得到:“因为专注,所以用心。”亚马逊的确在原本不错的体验基础上进行了虽然微小但却实在的改进,包括像触控响应时间、更棒的 E-Ink 屏幕以及诸多新功能,KPW 本身就是一个会激发“让人想读书”的心情的产品,同时以“让人一直读下去”作为目的,一边卖设备一边卖书,两手赚钱两手都要硬。
当然,用得时间久了比起载体来说,现在更关注内容。Kindle 电子书城是一个还不错但仍有不小发展空间的平台,像今年我买的电子书数量已经几乎和纸质书持平了。之前一直很想看的《JONY IVE》传记,实体书要 1 月 20 日才能开始配送,而 Kindle 版 1月 1 日就可以推送了,当时我就直接点击了“一键预订”这会儿坐等它成为新年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如果有收藏价值可以再考虑入一本实体书,毕竟比起书籍的形态,内容才是最为重要的,可以选择提早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备选:无
SONY PS4:值得抱回家的“潜力”游戏玩具
消费者对于次世代主机的最大疑问就是:“我应该买哪一部?”而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便是:看游戏,不看平台。独占游戏一直都是影响用户购买游戏主机的关键因素之一,而 PS3 在这几年里便拥有了不少非常出色的作品,这也是我最终选择 PS4 的原因,也意味着我只能暂时放弃《HALO》等 XBox 系的优秀作品。可惜的是,我们在当前的 PS4 平台可能还不会看到这个优势。
相比 PS3,新主机在外形、性能和手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唯独可惜的是,PS4 还缺乏一些杀手级的游戏,而且一些承诺的功能也还没提供,所以玩家现在购买 PS4 实质是购买一种承诺,虽然这个承诺目前看起来还比较靠谱。
索尼对于 PS4 的定位是“游戏机”,把游戏作为营销的重点,然而目前 PS4 所专注的游戏——也只有游戏——看来却缺乏强有力的产品支撑。当然,这个遗憾肯定会被改进,毫无疑问,未来越来越多的优质游戏会出现在 PS4 平台上,包括像《战神》系列这样的标志性独占大作,同时顽皮狗(《神秘海域》和《美国末日》的开发公司)也正在准备自己的作品,不过可惜不是现在。总体来说,现在 PS4 的尝鲜者们购买的其实是它未来的潜在能量,如无意外,明年我也会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去了。
很多人都说,游戏主机将要消失,我一般只会一笑而过。其实 PS4 也好,XBox One 也罢,仅仅都只是载体而已,它们所带来的游戏体验,才是每一个玩家真正所追求和热爱的事物。
备选:XBox One、Wii U
Jawbone Up 2:手腕上的健康管家
如果说在 2013 年里什么词在科技圈里出现的频率最高,“可穿戴设备”绝对可以跻身前三。为了在这个领域拔得头筹,一大波厂商花样百出,甭管那东西需不需要往手腕上绑,反正先绑了再说。因此。我们便看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产品。不管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还是智能手机的遥控器、智能手机的提示板之类的产品纷纷出炉。围着智能手机打转儿到底对不对?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大屏和触控操作,难道要回到手腕上方寸屏幕上去?在这种乱成一团的局面下,运动监测类的智能手环因为具备手机所没有的功能反而让人看好。这种功能上的延展来的更加让人容易接受,比如我带了大半年的 Jawbone Up 2 。
Jawbone up 2 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完善的产品,比如电池寿命硬伤,比如同步数据方式麻烦。我的第一款 Up 2 就在使用 5 个月后电池不能充电,不得不直接官方换新。但单从功能表现上来说,Jawbone Up 2 则没有让我失望:它可以记录每天行走的步数和睡眠时间以及质量,同时提供清早的唤醒功能和平时的定时提醒功能,对于我这种不会特别做运动健身的久坐一族来说格外适合。每天看看自己走了多少睡的好不好,工作时每半个小时被提醒一下站起来倒杯水,Up 2 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Jawbone Up 2 在外形设计上也是深得我心,手环自然是要戴在手上的,不好看你还愿意戴吗?
另外,新推出 Jawbone up 24 增加了蓝牙同步功能,算是解决了同步数据麻烦的问题,如果这根 UP 2 再度寿终正寝的话,没准儿我就会去试试自带显示屏的 Fitbit Force 或是 Nike+ FuelBand SE 了。
备选:Jawbone Up24、Nike Fuelband SE、Fitbit Force
2013:幸福感,不在于产品,在于人
以上罗列的十款数码设备均是我在本年度自购使用或是把玩或体验后(除了 PS4,但它已经稳稳的站进了我的“新年心愿单”)自认为会给人带来“幸福感”的小清单。作为我的个人之见,仅供诸位参考。如果要说 2013 年入手的幸福指数最高的设备的话,一起败家买数码设备的妹子算不算?用老生常谈的话说,数码设备的确给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科技改变生活”已经不再是广告宣传语,而是实打实发生在身边的用肉眼可见的改变。
对待这些“身外之物”,有些人选择追逐潮流,有些人觉得“够用就好”,无论怎样,幸福感并非来自产品本身,而来自于产品所带来的情感。有了智能手机可以更便利的和亲友交流,在 IM 软件上字里行间满溢出的关心和挂念;有了顺手的电脑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得到上司的肯定和鼓励后油然而生的成就与自豪;有了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后可以浏览即时资讯、发现更多有趣的书籍,从别人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的新鲜与好奇;有了智能手环后更加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工作就是静止”悄然转化成“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在意的不是硬件参数有多么牛逼闪闪,而是在意着这些硬件能够紧密联系起来的爱人,家人,朋友这个环绕在身边温暖的圈。幸福感从何而来?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你所在意之人。
2013年,哪些数码设备曾带给你幸福感?2014 年,你又想送给自己、父母、爱人什么产品呢?不妨在看完这个盘点之后,也给自己列一张清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