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用抽片机的抽片方法
很多刚入门要冲黑白的朋友,都苦于没有抽片器把底片抽出,或者手贱把胶卷片头倒进暗筒的朋友,我在这里介绍2个抽片的土方法,懂的朋友请自行绕道。
1.双面胶牵引法
此方法技巧性低,成功率高,有轻微后遗症。准备一段约150mm长的胶片,没有可以用硬纸条代替,在胶片一头粘上一段双面胶,粘好后用手指按几下减弱双面胶粘性。
带双面胶的一头插入暗筒
把带双面胶的一头插入暗筒约30mm。
逆时针转动暗筒轴
之后逆时针转动暗筒轴,感觉胶卷条粘到片头在往内收时,停止转动。
将胶卷拉出
此时用力将胶卷拉出。
成功抽出
这时胶卷就会带着底片头一起被抽出,但偶尔会留下一点双面胶的黏胶在底片上。
2.夹片抽取法
此方法技巧性高,成功率中,不伤片。此法模拟抽片器原理,效果与抽片器一样。首先准备2段长约200mm的胶片,没有可以用硬纸条代替,将其中一条(以下称为B)卷曲。
把A段插入暗筒
操作方法先把A段插入暗筒约80mm。
逆时针转动暗筒轴
逆时针转动暗筒轴几圈,确保片头在A段下。
插入B段
接着插入B段,插入时确保B段在A段下同时弯曲面朝下插入约30mm。
顺时针转动暗筒轴
之后顺时针转动暗筒轴,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停止。
将AB段同时抽出
接着将AB段同时抽出。
成功抽出
这时片头就会在AB段中间一起被抽出来,此方法有一定失败的几率,多练习掌握诀窍即可。
二、冲片的过程
1.卷片
冲片的原理就是要让显影药水与底片充分结合而发生显影作用,在药水的显影过程中底片与底片之间不能互相接触到,否则将会使得药水无法完全接触到底片,如此一来将会造成底片显影失败而出现灰色块状的污染区域。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所有污染区块的部分就无法呈现正常的底片影像了。
冲片的过程
在卷片时如果没有让底片顺利进入冲片轴的轨道,造成二层底片挤在同一个轨道里面。显影药水将会无法顺利这段区域来回流通而造成如图片一样的块状污染区域,在这个区域所拍摄的影像将会无法呈现出来而宣告失败。
冲片的过程
上图的底片影像由于有药水污染的情况,所以在放大成相片之后也会有很明显的块状污染。所以在卷片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像这样的污染情形。
为了让一整条的底片能够顺利和显影药水充分作用而又不会让底片之间互相接触到,我们使用冲片专用的底片轴来固定一整条的底片。底片轴当中有固定的空隙可以让药水顺利来回流通,又不会让底片彼此碰触到而造成块状污染。
而这其实也说明了卷片的重要性,如果卷片过程当中发生底片碰在一起的情况而没有发现到,那就等于注定了将会出现显影失败的结果。尤其卷片过程是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完成,想要知道是否卷片成功,就只有靠手感来查觉了。接下来将会介绍卷片的方法以及如何检查卷片是否成功,只要多练习就可以大大降低卷片失败的机率了。
在这里为了解说方便,所以在明亮的环境下做卷片流程的介绍。实际上卷片是要在全黑的环境中进行,这一点请特别注意。卷片的步骤如下:
1)在底片轴的中心有一个小夹子,目的是用来夹住底片的片头。值得注意的是,135 底片的最前端通常都是圆弧状的,为了让夹子顺利夹住片头,我们可以先用剪刀将圆弧处剪齐。
冲片的过程
在卷片之前先将底片的前端剪齐,如此才能够方便让底片头固定在底片轴的夹子上。
2)由于片轴的宽度被设计成比底片的宽度稍窄,以便让底片固定在片轴之中。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卷片时,全程都必须用手指轻轻的将底片两侧捏弯以便进入片轴轨道。万一不小心捏得太用力,底片就会被捏出弧形的凹痕。之后在放大时就会在相片上出现弯月状的白斑,这是要极力避免的状况。另外也要避免手接触到底片的药膜面与片基面,以免留下指纹。
冲片的过程
将底片卷入底片轴时,要特别注意力道。太用力捏挤底片会造成底片上出现弯月般的痕迹,一旦出现这样的痕迹是无法补救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卷片时手部的力道,不可以太过用力。
冲片的过程
如图所示,要是太过用力捏挤底片,那么底片上就会出现像弯月一般的弧形。如果这样的弧形出现在底片上有影像的部位,那么放大成相片之后也将会有弧形的影像出现在相片中。和前面的块状污染一样都是底片本身的损伤,这种弧形现象也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3)底片固定在片轴上之后,用左手轻轻扶住片轴的中心,力道不可过重,要能够像轮子转动一样转动片轴。这时右手轻捏住底片慢慢向片轴方向推进,而左手则顺势滚动片轴以便让底片卷入片轴中。这时候的作业最好能在桌上进行,让双手与底片地方可放,才能更加有助于卷片作业的顺利进行。
冲片的过程
卷片过程中,双手的速度要能互相配合。以一推一收的节奏慢慢将底片卷入底片轴当中。卷片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卷片失误时会来不及反应。
冲片的过程
卷片最好能够在平面上进行,例如桌子。如此让双手以及底片轴都能够有支撑点,卷片过程将会更加顺利进行。
4)在卷片的同时,其实就可以一边检查底片是否正确无误的卷入片轴当中。方法很简单,只要在推动底片进入片轴时先停住片轴并且轻推底片,如果感觉到有可以推动的空间,就表示底片顺利的被卷在片轴当中。如果推动时感觉底片卡住而无法往前推动,就表示底片有可能被卡在片轴中。底片卡住的情况通常是二层底片被卷在同一个轨道当中或是底片被卡在钢圈,这时必须要将底片退回来重新再卷一次。当然不是要将整卷底片都退出来,每退到一个程度时就再测试看看是否能往前推动底片。
如果可以往前推动底片,就表示出问题的部分已经被退出来了,可以继续卷片的工作。否则就再继续退出底片,直到测试没有问题为止。
冲片的过程
当底片被卡在底片轴时,将会造成底片无法顺利往前推进的情况。这时候就要将底片退出至能够顺利推进之处,再重新往前卷片。如果底片轴本身没有损伤,而且将底片头成功固定在夹子上时。只要小心卷片,应该都能够顺利完成卷片的工作才对。
在整个卷片过程中,最好能够随时一边做检查的动作,以确保整个卷片过程的顺利。宁可慢慢的把底片卷好,也不要一心急就造成卷片失败。看到自己辛苦拍好的底片却因为卷片时的粗心而在冲片结束后才发现前功尽弃,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5)当底片卷到最后时,用剪刀将底片与底片匣剪开,然后小心的把底片的最尾端收进片轴当中。同时将片轴轻轻的放进冲片罐当中,并且确实盖紧盖子以免底片曝光,才算是完成卷片的工作。
冲片的过程
用剪刀将底片与底片匣分开,小心的将底片尾端收进底片轴中。再将底片轴放进冲片罐内盖紧罐盖,卷片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2.显影、急制、定影
将底片卷好放入冲片罐当中后,接下来就该准备冲泡药水了。在此以依尔福(ILFORD)的药水来做为示范之用。各种药水在使用时要小心尽量别接触到眼睛或口鼻皮肤,并且要记得使用药水之后要将双手清洗干净。
在显影之前,可以先将清水注入冲片罐让底片湿润。这个步骤叫做预湿,预湿之后的底片会比干燥的底片更有效率的在第一时间与药水接触。此外在显影、急制、定影的药水变换过程中间也可以用清水先洗过一次,冲掉先前步骤当中残留的药水也能让之后的药水更加有效发挥作用。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冲片罐的盖子被制作成光线无法进入,但是却可以将水倒入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会使得药水在冲片罐保持直立状态时会无法顺利的倒进去,这个时候可以将冲片罐稍微倾斜,大约30 度到45 度左右,如此一来就能够更加有效率的将药水倒入了。同样的道理,要将冲片罐内的药水倒出时,将冲片罐倾斜至30 度到45 度左右,才能够顺利将药水以最快的速度倒出。
1)由于冲片罐盖的特殊设计,如果用冲片罐垂直装水,将会无法在短时间内顺利将水倒入。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倒入显影药水,将会多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将会影响到整体显影时间。
冲片的过程
2)这时候只要将冲片罐倾斜大约30 度到45 度左右,就能够顺利将水倒入冲片罐里面了。
冲片的过程
3)要将冲片罐里面的水倒出时,也要将冲片罐做30 度到45 度左右的倾斜,才能够让水在第一时间内顺利倒出来。
冲片的过程
显影:
显影液根据稀释比例不同,可以回收再度使用。但由于显影药水需要控温的关系,在一次使用过后不容易再让其回复到适合冲片的温度,也就是20℃。而且较高的稀释比例在经过重复使用之后也很难确定药效是否还足够,要是等到定影之后才发现显影不足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在此使用的显影液稀释比例为最低的1︰19,如此使用一次就可丢弃,不用再重新控温。至于控温的方法将会在稍后做介绍。
显影液的作用就是要让底片的潜影显现出来,但光是显影之后的底片还是不能见光,必须要等到定影完成才能够将底片拿出来。此外,显影液的温度与显影的时间以及冲片罐摇晃速率都会大大影响冲出来的底片品质,所以要特别谨慎处理。
急制:
依尔福也有专用的急制液可供选择,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成本低的冰醋酸来代替。冰醋酸是浓度极高的化学药水,有非常刺鼻的味道。在稀释比例上大约是500 ㏄的水再加上几滴冰醋酸就够了。
急制液的使用时间不需要太长,大约1 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此外由于冰醋酸的成本低,而且用量不高,所以药水可以不用回收使用。
使用急制液的原因是由于显影液是碱性,在显影结束之后,为了要让底片停止显影,所以利用急制液酸碱中和的原理来阻止底片继续显影。当显影液的药效被急制液降低之后,在之后的定影步骤时也可以减少定影液药效的损耗。
定影:
定影液的作用是将用未感光的溴化银洗去,以免底片继续感光。笔者通常会使用1:9 的稀释比例来使用定影液。定影的时间没有一定的准则,但是要注意定影时间过短会让底片片基看起来显得太厚,定影时间太长又会让底片片基看起来显得太薄,片基太厚或太薄都会影响到放大时影像的品质。
3.控温与水洗与晾干
控温
最适合冲片的药水温度大约是20℃左右。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让药水的温度随时都保持在20℃。太热的温度会让显影作用效率增快,而太冷的温度又会让显影作用效率减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温差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温差法就是让底片在显影过程中能够有回温的弹性空间。温差法的公式如下:
室温- 20℃= X
药水温度= (20℃ –0.3X)
例如室温为24℃时,24℃- 20℃= 4℃,20℃- 0.3×4℃= 18.8℃
而当室温为16℃时,16℃- 20℃=﹣ 4℃,20℃- 0.3×( ﹣ 4℃ ) = 21.2℃
以1︰19 的比例来冲泡500 ㏄的稀释显影药水来说,其实显影液原液本身就只使用25 ㏄而已,而清水则占了475 ㏄。所以只要先控制好清水的温度,要做到控温的工作其实并不难。夏天时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冰水,而冬天时就准备温水以供控温时使用。同时利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等到水温达到预期的温度时再将显影液原液倒入清水中即可。
显影时间与摇晃频率
由于各厂牌底片的药膜成份不尽相同,所以显影的时间也不太一样,但是冲片过程大多都是以分钟为单位来计算。同时在每分钟的显影时间当中,为了让药水能够和底片更加紧密的发生作用,我们要以适当的频率来摇晃冲片罐。摇晃的频率太慢,会减低显影液的作用,而频率太快则会增加显影作用。不论是显影、急制、定影,在作业过程的每一分钟最好都能够保持一定的摇晃频率,在稳定的作业环境下才能保持冲片品质的稳定性。
以爱克发APX100 度底片为例,使用依尔福1:19 的稀释比例显影液时所需的显影时间为5 分钟。在这每一分钟当中,我们先以15 秒内摇晃7 次的频率来摇晃冲片罐,除此之外的45 秒时间则让冲片罐静置。摇晃冲片罐的方式因人而异,但是尽可能保持摇晃频率的固定与摇晃程度的缓和。值得一提的是,当摇晃冲片罐之后,记得将罐底轻轻敲桌面几下,让因为摇晃时而产生的气泡往上升,以免气泡残留在底片上而造成显影药水无法完全接触底片。
以横向的方式像画弧一样摇晃冲片罐,罐内的显影药水流动会较为和缓。对于显影速率来说不会太过于激烈,也较不容易产生底片显影过度的情况。在定影过程中保持这样的方式摇晃,也不会造成底片定影过度。
冲片的过程
以纵向的方式来摇晃冲片罐的话,由于药水将会垂直上下快速的来回流动。对于显影速率来说太过于激烈,容易造成底片显影过度的现象。如果以这种方式来定影,很容易造成定影过度而使得冲出来的底片太薄。
冲片的过程
水洗与晾干
定影之后的底片在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进行水洗了,水洗的时间不可太短,最少要有30 到40 分钟左右的时间。同时使用流动的清水为佳,让底片上残留的药水能够完全洗净。
为了避免底片在晾干之后残留水斑的痕迹,我们可以使用水滴斑防止液。在约500 ㏄的清水当中滴入几滴水滴斑防止液并且搅拌至略为起泡,然后将底片放进药水中浸泡一下,最后将底片晾在通风的地方。这时可以用质地细致的专用海绵沾过刚才的水滴斑防止液轻轻擦拭底片一次,就可以放着让底片自然风干了。
底片的保存:风干之后的底片以六张为单位剪成一段,放进专用的底片袋内收藏成册。同时要将底片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湿气的进入。
冲片的工作到此算是个一段落了,虽然乍看之下整个流程很繁杂,但是只要记得显影、急制、定影这三个步骤以及每分钟的作业流程,就能够掌握整个冲片过程的大纲了。在此我们将整个冲片流程简单整理一次。
工作流程
卷片→预湿→显影→水洗→急制→水洗→定影→水洗30 到40 分钟→晾干→保存而显影时的工作流程如下(显影时间5分钟为例,急制与定影流程亦同) 。
三、怎样保存没拍的胶片
有时候买胶片通常都会遇到的情况是买一包五卷,十卷的底片往往比一卷卷买方便和便宜。
然而很多人都会问,怎样去保存它才能够维持底片的新鲜度?
我们都知道,大家都不是专业的朋友,家中也肯定没有什么专业的设备,所以我们介绍的都是一些比较实用,切合一般人的保存方法。
1.放冰箱 (2-4℃ 左右)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把底片放进冷柜可以保持底片的鲜度,甚至可以令到使用它的寿命延长。
做法是先把底片放进密封的保鲜袋内,然后在您的冰箱中找一个空位放置就好了。
但这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到要用的时候 一定要把底片先拿出来解冻,待水气都走了以后才能够使用,所以预先准备的时间比较多。
2.放冰箱 (少于 0℃)
这是一个长期保存的方式,这能够把底片完全冰封。
当然,问题还是要解冻,而解冻的时间更长。通常都做法会是就来要使用的时候先把底片从冷藏柜中拿下去正常冰箱之中解霜,真正使用之前才拿出来解冻。
3.冰箱没位置可以放底片
其实,以上说的都是有大量底片用不着的时候的处理手法,如果您手上只有几卷,那很简单。
只要直接把它们放在阴凉不潮湿处便可,
当然在这么潮湿炎热的夏天里,各位还是快点用完就好了。
放冰箱
4.用多少, 买多少
最后一个,也是最直接简单的——用几多,买几多。
把底片存在通常都会有恒温冷柜的冲洗/耗材店中。这不是最好么?
5.给 LOMO朋友的
LOMO就是追求那一份随意,未知,不用追求准确的您。
底片嘛,怎放也没有紧要吧,说不定褪一点色,变一点质,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不过,购买已过期底片的话,还是请好好保存,因为不好好保存的话,可能原本已不多的色彩都会全部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