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
发布时间:2016-10-13 来源:查字典编辑
摘要:摘要:从前三季度的融资数据来看,最受资本青睐的移动教育类型依次为K12教育、兴趣/职业技能教育和语言学习。近日,两家移动教育企业——作业帮与...

摘要: 从前三季度的融资数据来看,最受资本青睐的移动教育类型依次为K12教育、兴趣/职业技能教育和语言学习。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1

近日,两家移动教育企业——作业帮与课外喵在同一天宣布了最新的融资情况,前者拿到6000万美元的大额融资,后者则通过新的服务模式获得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如果将“移动教育企业”的定义放宽,把运营有教育类移动App的企业全部纳入考量,那么我们在9月还将看到能力天空和DaDaABC两笔过亿的融资。

在这个被称为“资本寒冬”的时节里,移动教育领域似乎并不萧索,依旧有较多的项目拿到融资。那么今年以来,不再是社会关注热点的移动教育行业,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不温不火:资本市场缺乏亮点

今年以来,移动教育领域究竟与资本市场产生了多少次碰撞?我们将“移动教育企业”的定义放到最宽,即旗下有至少1款正在运营的教育类App或其核心教育业务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完成,则一共录得95笔融资。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2

前三季度中,除第一季度分布较为不均外,4月开始基本稳定在每月10笔融资上下。也就是说,每个月大约会有10家经营移动教育的企业能够得到资本的眷顾。这其中还包括在一年内获得了多轮融资的几家企业(如VIPKID、轻课、美术宝等)。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3

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A轮依然占据最大比重。种子轮、天使轮加A轮超过融资总数的70%,一方面反映出移动教育行业处于成长初期的参与者依然众多,另一方面也可见资本在这一领域仍有足够信心面对风险,初创企业无需担心入局已晚。而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A轮与B轮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这其中能够走到C轮之后的企业更是仅有10家。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4

从前三季度的融资数据来看,最受资本青睐的移动教育类型依次为K12教育、兴趣/职业技能教育和语言学习。这三个细分领域一直都是玩家集聚之处,在吸引新的创业者加入战局的同时也格外受到资本市场的垂青。

尤其是兴趣/职业技能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切入更加垂直的市场,不断创造新的蓝海。而反观综合平台类,由于普遍体量巨大,经过长期厮杀玩家早已寥寥无几。今年综合教育平台完成的两笔融资都有过亿的融资额,最先迈入稳定发展阶段。

虽然风口不再 但数据显示移动教育上半年最受资本青睐的仍是K125

简单梳理出13起超过1亿人民币的融资事件,K12教育和语言学习两个细分领域的表现十分抢眼。特别是VIPKID8月完成的1亿美元融资和科比的站台,令互联网教育行业士气大振。

不过总体看来,今年前三季度,移动教育行业并未与资本市场碰撞出特别亮眼的火花。教育这块理应持久的热土,只是勉力维持着不温不火的资本热度。

雾锁烟迷:商业模式仍不明朗

为数众多的移动教育企业夭折于A轮或B轮融资,暴露出行业总体商业模式仍不明朗的症结。

纵观整个移动教育行业,商业模式无外乎以下几种:内容收费、平台抽取佣金、免费增值(即Freemium)、广告流量变现,外加极少数企业采用的移动设备销售模式,可以说互联网的各种商业模式都被很好地挪用到了移动教育行业。

然而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移动教育与PC端的在线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到移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移动”二字。区别于PC端的在线教育,移动教育的宗旨在于人们得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在原本不适合学习的场所(场景)中进行更加便捷、移动化的学习。

不再需要端坐于课堂,或是正襟危坐地在电脑桌前观看视频,移动场景下的学习首先脱去了仪式感的外衣,也使得这种学习多半是一种“非正式学习”。这时仍只是将PC端的教育内容简单复制到移动端,无疑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不理智行为。尽管我们逐渐习惯了用手机的小屏观看综艺、电视剧,但要在人流嘈杂的地铁车厢里看一段会计课的视频仍是件相当违背人性的事情。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使用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来直接进行正式的学习缺乏可行性。不少在线教育企业的手机App已经转型为PC端学习的辅助工具——承担着课前预约老师、签到、课后回顾等辅助性功能。另一方面,诸多移动教育产品都在做泛教育类的O2O平台,同样不直接提供教育内容,形式上更加符合移动平台的自身属性。然而迄今为止除了找家教外,移动教育O2O并未出现其他现象级产品。

相对而言,Freemium模式看似是移动教育的最佳选择,也很适合学习工具和题库类应用。但这种模式对产品本身的要求极高,加上教育资源仍大多保留在传统教育体制内,现有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都相对较弱,轻易尝试Freemium模式可能并不明智。一批又一批移动教育产品在市场上前仆后继,出现又消失。然而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试错,我们究竟还要多久才能找到移动教育的前进之路?

穷本溯源:探索移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上一个问题可以换一种说法:移动教育究竟还能怎么玩?

回到“移动教育”的本质,我们不难总结出它的三个最大特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

“任意时间”要求这种形式能够满足全天候提供学习服务的能力,“任意地点”意味着这种学习可能发生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场所,“任意方式”则将我们的视野从智能手机扩大到所有移动设备、再到所有可以充当媒介的物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确成为最重要的入口,没有之一。然而随着手机App红利逐渐消失,我们或许不应再将视野局限于开发一款移动教育App,甚至不再局限于这小小一方屏幕。我们已经在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专注于移动教育的企业开始尝试其他载体,如基于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甚至直接通过微信好友及微信群的学习形式。尽管仍未脱离微信App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但仍不失为一些值得鼓励的尝试。

将移动教育大体等同为移动教育类App不过是现阶段的一种妥协,勇于拓宽移动教育的边界才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移动教育从来不应只是PC端在线教育的附属,更不应将所有目光聚焦于应试提分的中小学教育。从移动教育的本质出发,提供适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服务与环境才是移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阅读
网友关注
最新互联网学习
热门互联网学习
建站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