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人体美的认识与生俱来,对人体有着本能的或者说是天生的喜爱。柏拉图对人所认识的世界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人对世界的看法,仿佛是坐在一个山洞中,面向着山洞的墙壁,而人的背后就是一个舞台,人看不到舞台上的人在做什么事情,只能看到舞台下,火把的火光投射过来的影子。
当我们有相机之后,相机(摄像机)让人开拓了视野,让我们插上了翅膀,穿越时空了解北极和太空,让你了解不曾到达的地方和那里发生的事情,相机强大的记录功能所带来的影像使人们深信:拍摄到的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场景,这种认知在摄影术诞生的172 年里中得到不断的强化。当然相机的生产商也在不停地推波助澜。记得柯达有一句广告词就广为人知:“你只需按下快门,其余的交给我们”。相机成为完美地复制美景的工具,摄影家和一位木匠一样,甚至还不如木匠有技术,不如厨师有手艺,照片的美是因为世界太美了!这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人一个顽固的认知习惯。
拍摄随笔:前往林进屿拍摄。当渔船在林进屿靠岸时,我回望着身后的天空,发现一片厚重的云层挂在天边。按常理距离日落还应该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估计实际落日的时间就不到30分钟。我围绕着小岛,一边小跑一边观察着,看到在西边的海滩上,有一片海底火山形成的奇特地貌,当下决定把这里作为本次风光拍摄的地点。此时已经接近日落西山了,为了节约时间,我把三脚架的脚合拢当成独脚架使用,迅速在这片石头摊上进行拍摄。这次拍摄出现了意外,相机被海浪带起来的海水打湿了,由于事先未给相机加上防水套,海水腐蚀了相机内部线路,花了不菲的维修费。
作品标题:峡谷
拍摄地点:中国福建漳浦牛头山国家地质公园
拍摄时间: 2010.08.06
拍摄参数: 1/30s f/11 曝光补偿:0 EV ISO 100
使用器材:尼康D700相机,尼康16mm鱼眼镜头GITZO/捷信G1227碳素脚架美国RRS云台
读者是这样欣赏的
在观看一幅风光作品时,读者是让自己进入了这个风光中去看,与其说是在看,不如说是读者进入画面中感受。仿佛是身体飞入画面的场景中,自己就站在摄影师当时的取景位置上看着这旷世奇景,因此才会有脱口而出的“这个地方真美”。看画家的画作时,常常把画作和现实进行比对,得出像和不像的结论。因此,你不必为人们的评论所沮丧。用行动来创作出让人们吃惊的作品,才是有力的证明。
拍摄随笔:去南、北极摄影,带上一个80-400mm的镜头是非常有用的,我有两台相机和两个长焦镜头,根据拍摄重点每次出门只带一套,到南极。拍摄以风光为主就带上尼康D3x相机,配合80-400mm镜头使用;而去印度,拍摄以人文为主就带D4相机配合70-200mm镜头。
拍摄地点:南极
拍摄参数: f/4.5s 1/2500 曝光补偿:1.7 EV 矩阵测光 ISO 100
使用器材:尼康 D3x 尼康80-400mm 镜头
拍摄随笔:这张老虎摄于东北横道河子的虎林园,这里的老虎是圈养在山上的,还带有野性。投放活鸡吸引老虎奔跑后再拍摄,该照片后期由多底合成。
拍摄地点:中国东北横道河子虎林园
拍摄参数: f/4 1/2000s 曝光补偿:0 EV 矩阵测光 ISO 800
使用器材:尼康 D4相机尼康70-200mm f/2.8镜头
拍摄随笔:在埃托沙公园乘车去拍摄动物,在广袤的平原中也经常可以拍摄到这种孤树,在车上透过车窗拍摄这样宁静的照片。
拍摄地点:纳米比亚
拍摄参数: f/6.3 1/400s 曝光补偿:0 EV 矩阵测光 ISO 100
使用器材:尼康 D4 尼康80-400mm 镜头
人们这种固执的观察习惯源于摄影的写实性,这种习惯也为很多读者不肯接受PS 后期制作后的风光埋下了伏笔。很明显,当读者“飞”入画框中,来到虚拟的现实中观看美景之后,赏心悦目地享受一番后即“飞”出,却被人告知这画面是假的,这种被欺骗的感觉让读者觉得自己是低能儿,你说他能不勃然大怒吗?
摄影家迫切需要让读者体验到,那些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照片,也就是说读者“飞”入画框看到的“不像客观世界”的照片,却又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