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就是生产力
孟鸿
最近知乎发起了一个在线的圆桌论坛,主题是:设计就是生产力。这场在线讨论远远不是对前述命题的单纯论证,话题范围从设计师的个人修炼,到设计与科技趋势如何结合均有覆盖。实际上,设计师们分享的内容已超出知乎预想的程度。
以下文字选自这场讨论:
科技新趋势与设计
交互设计当然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变化。什么是科技前行的方向?百度上海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负责人MoonMonster总结了13个潜在的趋势,其中包括私有物品智能化、智能家电的变革、机顶盒的战火、语音、体感、社交综合症等。他说:
如果尝试画一个圈,中间是人,离用户最近、最核心的圈子就是私有化的一些设备,再外圈一些才是PC、家电等,所以如果有公司能够占据私有物品圈中的核心地位,那也将意味着给它带来惊人的市场和机会。
“人,是世间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设计从人类使用工具之始就产生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若干年来,工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期间人始终为人,操作电脑的现代人与最初使用石斧的原始人在生理特征上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双手、五感、大脑……设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以人做为标准依旧可以度量设计。
而Bri Design创始人马力,则从“少即是多”、“形式追随功能”等经典设计思想的角度出发,结合科技趋势预测设计的演进:
很多时候,设计就像是在和用户博弈,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猜到算你走运。用户的认知成本很高。现在和将来,界面设计都在努力的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将信息架构扁平化,让用户更容易找到信息。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如无明确目的的浏览、有明确目的的定位/搜索)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
从信息架构和交互流程的角度,无论未来的潮流如何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在不断降低认知成本,让界面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更直接、便捷的呈现在用户面前。这实施上也可以成为 Flat Design。
界面设计不应当太抢用户的注意力,如同路易斯·沙利文设计的建筑一样,精简到不能再精简,任何一个界面元素,都必须要为功能服务,必须有它存在的目的。简约、干净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会是主流。
设计潮流都是一波一波,最终的结果就是审美疲劳,审美效用逐渐减少,正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直至下一个潮流出现。我曾经开玩笑的总结过:“平久必凸,凸久必平;圆久必方,方久必圆……”。
Google Glass, Leap Motion 等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正将交互的可行性区间不断向外推进。现在尽管还没有一个能真正产生像当年鼠标的发明那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交互设备和技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轻巧的灵敏的交互方式不断绽放出来。
设计师的自我修养
那么,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应该怎样成长起来?Rigo Design创始人朱印分享了自己与设计师常常讨论的一个模式:10%+20%+70%。
设计师的成长的10%:参与有意义的行业峰会,参与有意义的行业间的专业交流或培训,关注行业动态与新知,拓展专业视野。这个层面对设计师提高的帮助大概会在10%;
设计师的成长的20%:设计上的良师益友,在你设计道路上,总会阶段性的存在短板或知识结构的缺角。这时,寻找一位好的导师,亦师亦友的在你当遇到专业瓶颈期、平台期、创意真空期,给于前进道路上的指导解惑,抑或经验分享,都是你职业生涯中宝贵的馈赠。这个层面对于一位设计师提升的帮助大致在20%;
设计师的成长的70%:每日工作。每日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从遇到每一个问题时的困惑,到每一个困难解决的过程;从每一次思考的过程,到每一轮团队协作与设计迭代的打磨。每天的工作中所获得的点滴经验教训失败成功,是帮助设计师真正提升最大的70%。也正所谓是: 于无声处听惊雷。
清晰你的目标是什么,了解你的优势是什么,剩下的交给专注与坚持。有一句话很好:坚持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好在,我们不赶时间。
前面提到过的马力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例如:
如果简单的将用户体验领域涉及到的技能分为:用户研究、产品(概念/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工程技术,我认为任何一个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等等,都应该具有整体的复合技能,只是哪部分更多哪部分更少的问题。
再大的热情也不如立刻行动。
成为Geek。交互设计师本身需要是超级用户,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甚至疯狂的用相关领域的各种产品,让自己沉浸到产品里面去。
超出用户与回到用户。掌握大量信息之后,还需要能够回到用户的视角。交互设计师永远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用户,自己随时要化身为用户,动态切换。
交互设计师需要和团队中不同的角色和协同配合,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同理心。一个简单的设计,可能意味着做开发的兄弟要加班很久,所以问题来了,这个设计是好的么?有没有替代的设计,能够让工程投入的性价比最高?
找一个好项目,一个好团队。没有好的机会,自己再使劲也不出来。这些项目应当是能够给交互设计师充分发挥的空间。而好的团队,必须要重视交互设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