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都能准确地说出APS-C格式与全画幅传感器的区别。但并非所有人都了解2/3"传感器比4/3传感器具体小多少,它们和1/1.8"传感器相比又如何呢?为什么我们在谈到较大尺寸传感器时会使用毫米做单位,而谈到小尺寸传感器时却使用分数和英寸?
在视频功能成为单反相机的标配之后,问题似乎变得更加复杂了。有人会问Super 35mm格式与APS-C或全画幅的关系是怎样?还有人试图把16mm电影镜头通过转接环装在M4/3相机上,却忽略了16mm胶片比4/3传感器小多少。不要指望销售人员能告诉你真相,他们最擅长尽量把事情搞混乱,比如把1/1.7"传感器称作“大底”(也许是和手机相比)。
LensRentals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通常使用的传感器尺寸描述毫无道理。较大的传感器以毫米表示:全画幅、Super 35、APS-C等等。4/3厂家的销售人员也许是觉得“比全画幅小一半”这种说法不够好听,所以发明了4/3。不过我们也很容易计算出4/3传感器到底是多少mm的。
“但是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那些用分数和英寸表示的尺寸。这种测量系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到80年代。当时在录像和电视摄像机中真空管取代了CCD或CMOS。在那些年代,传感器尺寸指的是真空管的外径,即包含了外层玻璃管的尺寸。
真空管
“为什么制造商还沿用了这种古老的测量方式?因为这样便于他们‘欺骗’你。如果你做一个数学题,1/2.7"等于 0.37",合9.39mm。但如果你查看说明书,1/2.7"传感器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是6.7mm。为什么?因为以前测量的尺寸中包含了厚厚的玻璃管。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玻璃管了,但他们还是把这部分尺寸算进去了。现在销售人员就能把传感器尺寸说得比实际更大一些。哪一种说法听起来更好:1/2.7"还是全画幅的10%?”
简而言之,就是在换算传感器尺寸时,不能使用普通的“1"=25.4mm”这个关系,而是“1"=16mm”的关系。因为对真空管来说,假设其包含玻璃管的外径是1"(25.4mm)时,成像区实际只有16mm。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相同标注尺寸的传感器也有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同为APS-C格式,佳能的传感器比索尼的略小。又如宾得Q虽然也是1/2.3",但比真正的1/2.3"传感器略大。因为厂家在标注时会圆整到常用值。
格式 | 宽度 | 长度 | 对角线 | 面积 | 焦距乘数 | 代表机型 |
---|---|---|---|---|---|---|
中画幅 | 44.0 | 33.0 | 55.0 | 1452 | 0.7 | 宾得645D |
全画幅 | 24.0 | 36.0 | 43.4 | 864 | 1.0 | 全画幅单反 |
Red Epic | 14.6 | 27.7 | 31.3 | 404 | 1.3 | Red Epic |
35电影机 | 13.7 | 24.4 | 28 | 334 | 1.4 | Red One |
Super 35mm | 13.8 | 24.6 | 28.0 | 339 | 1.4 | 佳能C300 |
APS-C(索尼) | 15.0 | 22.0 | 27.3 | 329 | 1.5 | APS-C格式单反 |
1.5" | 14.0 | 18.7 | 23.4 | 262 | 1.9 | 佳能G1 X |
4/3 | 13.5 | 18.0 | 22.4 | 243 | 2.0 | 4/3及M4/3相机 |
尼康CX | 8.8 | 13.2 | 15.8 | 116 | 2.7 | 尼康1系列 |
Super 16 | 7.4 | 12.5 | 14.5 | 93 | 3.0 | Super 16胶卷 |
2/3" | 6.6 | 8.8 | 11.0 | 58 | 4.0 | 富士X1- |
1/1.7" | 5.6 | 7.4 | 9.5 | 42 | 4.6 | 佳能G12 |
1/1.8" | 5.3 | 7.2 | 8.9 | 38 | 4.8 | 高端便携相机 |
1/2" | 4.8 | 6.4 | 8.0 | 31 | 5.4 | 摄像头 |
1/2.5" | 4.3 | 5.8 | 7.2 | 25 | 6.0 | 低端便携相机 |
1/3" | 3.6 | 4.8 | 6.0 | 17 | 7.2 | 摄像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