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然后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是为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所以其格式化也比软盘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及建立文件系统。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初始化模块完成初始化,此时磁头置于盘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命令的启动状态。当接口电路接收到电脑系统传来的命令信号后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正确定位盘片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大控制电路传输到接口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命令操作。结束硬盘操作的断电状态在反力矩弹簧的作用下将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
二、笔记本硬盘结构
(一)笔记本硬盘的尺寸
由于受到笔记本电脑尺寸的限制,笔记本电脑硬盘也不能做的很大。17.5mm对于它已经是极限了。第一代产品面世之时,17mm的厚度几乎没有什么机型可以装配,还有过高的发热量和噪声等。在第二代产品中,硬盘厂商将这个厚度降到了12.5mm。 12.5mm可以使4200转硬盘顺利的装入普通笔记本电脑,但是对笔记本电脑不断向超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它却难有作为。
而在过去的两年中,笔记本硬盘12.5mm产品已经逐渐被9.5mm产品所替代。这样就为轻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还只是厚度的改变,其外形并没有发生改变,它们仍然都是2.5英寸的硬盘。也就是说,它们的盘片大小都是一样的。
就在2.5英寸9.5mm的硬盘时正在大行其道时,1.8英寸的硬盘悄然走入人们了视野。2002年初,东芝推出了两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8英寸的内置硬盘产品:MK1003GAL和MK2003GAH。MK1003GAL容量为10G,一个盘片,仅有5毫米厚。随后其它厂家也生产出了自己1.8英寸产品。可以说,目前1.8英寸笔记本硬盘技术已经成熟。它对超轻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记本电脑硬盘接口
硬盘接口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技术,随着笔记本电脑其它配件(如CPU、内存、显示等子系统)性能的大步迈进,硬盘的接口传输率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效应,硬盘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硬盘接口有电源接口与数据接口,其中电源插口与主机电源相连,为硬盘提供电力:数据接口则是硬盘数据和主板控制器之间传输交换的纽带,根据连接方式的差异,分为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与EIDE接口 等。
现在的笔记本硬盘采用的都是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技术,实际上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现在PC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而笔记本更是如此。。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相对简单,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硬盘控制器的兼容性,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IDE接口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技术指标ATA-1---ATA-4直到最新的Serial ATA接口 (即串行ATA),
ATA-4(包含Ultra ATA、Ultra DMA、UltraDMA/33、UltraDMA/66四种技术标准)接口 这个新标准将PIO-4下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提高了一倍,达到33MB/s,或更高的66MB/s。它还在总线占用上引入了新的技术,使用PC的DMA通道减少了CPU的处理负荷。要使用Ultra-ATA,需要一个空闲的PCI扩展槽,其中的Ultra ATA/66(即Ultra DMA/66)是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采用的接口类型,其支持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为66.7MB/s。
新的Serial ATA(即串行ATA)是英特尔公司采用的接口类型,就如其名所示,它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此做法能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目,用四个针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第1针发出、2针接收、3针供电、4针地线)。这样做法能降低电力消耗,减小发热量。最新的硬盘接口类型ATA-100就是Serial ATA是初始规格,它支持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达100MB/s。
三)笔记本电脑硬盘磁头
硬盘技术的更新换代,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磁头技术,磁头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实际上是集成工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用非接触式头和盘结构,加电后在高速旋转的磁盘表面飞行,飞高间隙只有0.1μm~0.3μm,可以获得极高的数据传输率。现在转速 5400r/min的硬盘飞高都低于0.3μm,以利于读取较大的高信噪比信号,提供数据传输存储的。现在的硬盘单碟容量一般都在10GB以上,最高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了20GB,以后硬盘的单碟容量还将继续增大,对于单碟容量,它直接联系的技术就是磁头技术,磁头技术越先进,硬盘的单碟容量就可以做得越高。
由于笔记本硬盘密度太小,就连转轴中心附近也写进了数据,所以它就要在盘片的附近安装一个装置,用来放置磁头。所以笔记本硬盘在读盘的时候会产生"咯嗒、咯嗒"的声音,其实是它在"靠岸"。但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好处,在硬盘不工作的时候,由于磁头远离盘片,所以磁头就不会出现由于震动而划伤盘片的现象。
最早的磁头是应用铁磁性物质,它在不论磁头的感应敏感程度或精密度上都不理想,因此早期的硬盘单碟容量均非常低。单碟低了,硬盘的总容量就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因为在一块硬盘内封装的盘片数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一般的硬盘封装盘片数为3-5片)。同时早期使用的磁头在体积上也小,它使得早期的硬盘体积上相对而言比较庞大,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不便。
1979年,发明了薄膜磁头,使进一步减小硬盘体积、增大容量、提高读写速度成为可能。接着在80年代末期,IBM公司对硬盘发展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即研发了MR(Magneto-Resistive Head),磁阻磁头技术。磁阻磁头是基于磁致电阻效应工作的,核心是一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磁阻元件连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
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所以,后来的MR技术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来记录数据,增加单碟片容量即硬盘的最高容量,提高数据传输率。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读取技术,它能使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即增加容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
90年代,IBM公司将MR磁头技术应用于3.5英寸和2.5英寸硬盘中,使得普通电脑用户使用的硬盘容量首次达到了1GB,从此我们使用的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现在用户使用的高达几十GB的容量,都是从那时的MR磁头技术开始的。而后 GMR(Gai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磁头技术出现了。GMR是IBM公司在MR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新一代磁头技术,它是最新的磁头技术,现在生产的硬盘全都应用了GMR磁头技术。GMR巨磁阻磁头与MR磁头一样,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取盘片上的数据,但是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比MR磁头更为敏感,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现有的MR磁头能够达到的盘片密度为每平方英寸3Gb-5Gb(千兆位每平方英寸),而GMR磁头每平方英寸可以达到10Gb-40Gb以上。目前GMR磁头已经处于成熟推广期,在今后的数年中,它将会逐步取代MR磁头,成为最流行的磁头技术。GMR比MR具有更高的信号变化灵敏度,从而使硬盘的单碟容量可以做得更高,目前最新的磁头技术为第四代GMR磁头技术。
此外,磁头的驱动机构由音圈电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硬盘还具有高效的防震动机构。高精度 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正确驱动和定位磁头,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命令指定的磁道,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四)笔记本电脑硬盘电机
在硬盘中,与磁头技术一样重要的另一项技术就是电机技术了,它直接影响着硬盘转速的大小。
Fluid Dynamic Bearing (FDB)流体动态轴承电机是在1996年第一次推出,目前已经到了第三代技术,流体动态轴承电机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将噪声及温度降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它更可减少磨损,提高寿命。这样,FDB有效地减少了震动,降低了噪音,增强对震动的抵抗能力,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目前最快的笔记本硬盘 7200rpm,而主流的转速为4200rpm。目前主轴转速较快的硬盘即希捷公司推出的Cheetah X15(捷豹X15系列),它的主轴电机转速高达15,000rpm。现在主流的IDE硬盘转速为7200rpm,而主流的SCSI硬盘转速则为10,000rpm。可见,笔记本硬盘受其先天的影响速度不可能太快。电机技术发展了,直接带动的就是硬盘主轴转速的提高,而转速就决定着硬盘的寻道时间。当然,在提高硬盘主轴转速的同时,需要考虑的是硬盘的发热量及振动问题,还有就是硬盘的工作噪声问题。所以电机技术直接决定着硬盘的快慢、工作温度及工作噪声等。
(五)笔记本电脑硬盘材料
1.盘片材料
一般而言,早期硬盘的盘片都是使用塑料材料作为盘片基质,然后再在塑料基质上涂上磁性材料就可构成硬盘的盘片。
采用铝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随后推出,目前市场上的IDE硬盘几乎都是使用铝硬盘盘片基质。而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盘片基质则是最新的硬盘盘片技术,玻璃材料能使硬盘具有平滑性及更高的坚固性,此外玻璃材料在硬盘高转速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IBM公司是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的先锋,富士通笔记本硬盘也有相应的玻璃材料产品
2.笔记本电脑硬盘外壳
笔记本硬盘外壳只是一层很薄的铁片,很用以弯曲变型,而台机硬盘采用很厚的金属材质制作而成,不容易变型。之所以采用很薄的材质制作硬盘,是为了让笔记本硬盘做的更轻而做的考虑,所在硬盘使用过着中不要用力按或者在表面放重物,这样会使磁头过于接近盘片而导致盘片划伤的。
(六)笔记本电脑硬盘其它组件
1.前置控制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因此将放大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的干扰,提高操作命令的准确性。
2.控制电路板
大多采用贴片式元件焊接,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及接口电路等。在电路板上还有一块高效的单片机ROM芯片,其固化的软件可以完成硬盘的初始化,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初始寻道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等。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容量不等的高速缓存芯片。
3.固定盖板
即硬盘的面板,标注产品的型号、产地和设置数据等,和底板结合成为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固定盖板和盘体侧面还设有安装孔,以方便安装。
三、笔记本电脑硬盘的三个重要技术指标
1.硬盘转数
硬盘转数是衡量笔记本电脑硬盘性能即硬盘的读盘速度的重要参数,同时它对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及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在硬盘转速上,桌面系统上是7200RPM已成主角,至少也得是5400RPM。而笔记本硬盘却没办法用高速电机,大部分转速还在5400RPM以下,这也是长期以来,笔记本硬盘只有4200转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面临的两大致命问题--散热与震动,在没有更彻底的解决方案之前,厂商们不得已牺牲了性能,降低了硬盘的转速。
当奔腾II和奔腾III已经出现之后,为了提升硬盘的速度,IBM试着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款5400转的笔记本硬盘:Travel Star 25GS。这款产品单碟容量5GB,共有5张盘片10个磁头,缓存512KB,接口为ATA33/66。
2001年上半年,第三代的IBM5400转硬盘Travel Star 48H面世。与前两代相比,除了单碟容量上升到12GB和接口采用ATA100之外,它还采用了液态轴承(FDB)技术,这使得48H的高热与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至此,5400转硬盘才算真正成熟。
目前5400RPM还一直是大多数笔记本发烧友们追求的目标。不过硬盘生产厂商已经推出了7200转/秒的笔记本专用硬盘,已经接近了台式机硬盘的水准,而新技术的采用使它在抗震和节能方面都表现突出。
2.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即硬盘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虽然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容量因为单位密度的提升而增加,不过和台式电脑已经达到200GB、250GB的大容量比起来,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容量仍然落后许多。笔记本电脑的硬盘除了对磁盘有体积较小和数量较少的要求之外,包括功耗、耐用程度、抗震性及成本等考虑,都让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容量比台式电脑硬盘要小很多。
在笔记本电脑的存储设备上,目前的主流产品的硬盘是在20G到40G之间,随着已经推出的80GB硬盘,笔记本电脑将开始配备更大的储存空间。
3.硬盘缓存
硬盘缓存的作用类似于CPU中的一、二级高速缓存,主要用来缓解速度差和实现数据预存取等作用,硬盘的数据缓存也随着硬盘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早期硬盘的数据缓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而那时2MB的数据只能在高端的SCSI硬盘上看到。在接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时,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为2MB-8MB。其类型一般是E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
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如果在的话,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这个过程称为命中。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由于SDRAM的速度比磁介质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回写式就是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如果找到,就由缓存中数据写入盘中,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硬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四、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日常维护
由于硬盘在笔记本电脑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其进行日常维护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维护方法。
1.正在读写硬盘时不要关掉电源
硬盘在读写时,其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若此时强行关掉电源,将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损坏硬盘。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确保硬盘完成读写之后再关机。
2.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
工作环境中灰尘过多的话,灰尘就会被吸附到硬盘印制电路板的表面及主轴电机的内部。硬盘在较潮湿的环境中工作,会使绝缘电阻下降。这两个现象轻则引起电脑工作不稳定,重则使某些电子器件损坏,或某些对灰尘敏感的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此外,用户也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盘内,磁头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硬盘出现故障时决不允许在普通条件下拆开盘体外壳螺钉。
3.防止震动
硬盘是十分精密的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不工作时,磁头与盘片是接触的。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数据区相撞击,导致盘片数据区损坏或划盘,甚至丢失硬盘内的文件信息。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硬盘主轴电机尚未停机之前,严禁大幅度移动笔记本电脑,以免硬盘的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
4.防止环境潮湿及磁场的影响
在潮湿的季节使用笔记本电脑时,要注意使环境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其自身发出的热量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可能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等,以免硬盘里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受到破坏。
5.防止电脑病毒对硬盘的破坏
电脑病毒对硬盘中存储的数据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应利用版本较新的抗病毒软件对硬盘进行定期的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采取办法清除。尽量避免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因为硬盘格式化会丢失全部数据并减少硬盘的使用寿命。当从外来软盘拷贝信息到硬盘时,先要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查,防止硬盘由此染上病毒,
6.合理的分区
硬盘分区的大小似乎与维护磁盘的关系不是很大,但分区的合理与否,其实是与日后的维护、升级操作系统和优化等密切相关的,绝对不可忽视。一开始设置好适当的分区大小,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能方便日后的管理。
7.整理磁盘碎片
对某些用户而言,磁盘碎片整理似乎是每天必做的事,但如果是将系统的虚拟内存放在一个独立的分区里的话,则Windows系统所产生的Win386.SWP就会在连续的空白簇内产生,而且每次都是这样。因此,由虚拟内存产生的磁盘碎片并不存在,这就消除了磁盘碎片的一大产生源泉。而且,由于碎片对音频、视频文件播放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播放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内存缓冲区的设置和CPU的能力),如果用户不是大量写入和删除文件的话,一般只有C盘因为浏览器会产生磁盘碎片(系统默认路径,如果更改了,应该整理缓冲临时文件所在的分区),此时整理好C盘足可。其余的装歌曲MP3、视频和游戏的分区,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整理一次就行了。因为系统的速度是取决于装操作系统的分区的,只要C盘的Windows系统文件保持了连续整齐,其他分区的数据结构对系统速度和稳定性影响很小。当然,如果用户在其他分区也存放了要经常编辑或删改的文件,也应该经常整理这些分区。
8.尽量不要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以前,在硬盘空间较小时,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节省硬盘空间,常见的方法是通过Doublespace、Drvspace命令来压缩硬盘空间,但当压缩卷文件逐渐增大时,这种方法就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大大减慢了。随着硬盘技术的飞速发展,磁盘的容量也是节节攀高,所以现在很难出现硬盘空间经常不够用的情况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再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9.备份硬盘分区表
备份硬盘分区表和检查备份的完好性对于保护硬盘上的数据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 Windows操作系统坏了可以重装,而如果硬盘分区表坏了,系统就会认不出硬盘,问题也就严重多了。我们可以利用KV3000或Ghost等工具将整个Windows系统分区备份成一个文件,并将其单独存放,在因硬盘分区表出现问题而导致硬盘错误时,将其重新写入C盘即可。
再者,新安装的Windows系统在经过2、3个月的使用后,无论如何进行优化,想保持原来的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如果我们备份了整个Windows系统分区的话,定期将其写入C盘就可以了。总之,备份一个分区和整体Windows状态比单独地备份几个注册表的核心文件能解决的问题多,操作也相对简单。
五、如何给笔记本电脑硬盘合理分区
如何对笔记本电脑的硬盘进行分区才能使系统更加稳定,达到比较好的运行速度,在出现故障时也能够迅速恢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1.分区格式简介
给硬盘设置分区,涉及到分区格式的一点小知识。在Windows95刚推出及之前的PC操作系统里,主要是FAT格式大行其道,Windows NT也支持这种格式,但主要是采用NTFS格式。在Windows950SR/2版本之后,FAT32开始成为硬盘分区的主要格式,它的好处是可划分的簇更小,能更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储存管理多个小文件的数据类型,并支持大分区容量,而且现在除了WindowsNT和太陈旧的Windows95标准版以及DOS7.0以下的系统外,能被微软公司推出的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通用性强。在Windows 2000出现以后, NTFS格式也因为其安全性能良好、管理权限分配方便等特性,开始被大量PC用户使用。
就单机状态、一般用途而言,不建议初学者把分区划分为NTFS格式,因为这样系统出问题不能启动的时候,用DOS系统盘引导是识别不出这种格式的分区的,用为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特别制作的几张引导盘来启动系统,又慢又不方便。所以,下面要讨论的主要是FAT32分区的划分方法。
2.分区规划
将硬盘分割成几个分区以及每一个分区占有多大容量,取决于用户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喜欢将整个硬盘规划为单一分区,有些人则认为分割成多个分区比较利于管理。例如,分割成两个分区,一个储存操作系统文件,另一个储存应用程序文件;或者一个储存操
#p#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档案,另一个储存个人和备份的资料等。
一般来说,给硬盘划分分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1)按照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及数目来划分;
(2)按照各分区数据类型的分类存放来划分;
(3)按照便于整理、维护的原则来划分。
下面我们就以硬盘大小为20GB、Windows98和Windows2000两个操作系统并存为假设,谈一下如何规划分区。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该硬盘分为4个分区,分别为C盘、D盘、E盘和F盘,所有分区均采用FAT32格式,各分区大小及用途如下。
(1)C盘,建议分区大小为2~3GB,2GB为好。考虑到C盘是最常用的操作系统所在区域,建议安装Windows98,因为Windows98与DOS的兼容比较好,万一出现问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操作系统进行恢复。之所以采用2~3GB的容量,是考虑到还要把一些常用的软件安装在C盘上,比如Photoshop、Office、金山词霸等软件。此外,还要给操作系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放置临时交换文件。
(2)D盘,建议和C盘的容量一样,也是2-3GB,因为这是第二个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所在的分区。一般操作系统所在的分区都建议在2~3GB的容量,即使是Windows XP也足够了。
(3)E盘,可以设置得大一点儿,10~12GB均可,作为数据备份盘,放置Windows注册表备份、硬件驱动程序、Windows安装程序、常用软件安装程序等。由于其中数据更新的频率较低,该分区并不需要经常进行磁盘整理,只是在拷贝完数据时,整理一次就够了。
(4)剩下的空间可作为F盘,用于存放个人工作和生活中往来的重要文档,以及自己所编写的程序等。
在对硬盘分区之后,首先在C盘安装Windows98,再在D盘安装Windows2000,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操作系统下安装常用的软件,接下来利用Ghost工具分别对C盘和D盘做分区映像,并将映像文件(扩展名为.GHO)存放在E盘,以便在系统出错不能启动时,恢复C盘或D盘。
3,分区操作
规划好硬盘分区大小和数量后,就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了。分区时,应先创建主DOS分区,再创建扩展DOS分区,然后在扩展DOS分区中创建逻辑DOS驱动器并设置活动分区。我们可以用常用的分区工具FDISK来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方法大家可参考台式机硬盘的分区方法来操作。
六、如何恢复与备份笔记本电脑硬盘分区
硬盘在电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存储着操作系统及用户数据。一旦硬盘分区表遭到病毒的攻击或因突然断电等原因而被破坏的话,系统就会立即瘫痪。因此,掌握如何恢复和备份硬盘分区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1.分区表的检查与修复
若笔记本电脑不能从硬盘启动,在排除了硬件上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利用软盘启动系统,然后试着访问硬盘。如果硬盘可以被访问,则说明只是操作系统被破坏,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如果不能访问硬盘,则可能是主引导区或者可引导分区的引导区被破坏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应用DEBUG或者诸如Norton Disk Editor等工具软件查看硬盘的主引导区是否正常。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利用DEBUG访问主引导区的实例,其中XXXX表示内存段地址,由于电脑的BIOS、操作系统及配置文件等的不同,从而导致XXXX地址段不同。
A:>DEBUG
-a (汇编指令)
XXXX:0100 mov ax,201 (读取一个扇区)
XXXX:0103 mov bx,600 (读至当前段0600处)
XXXX:0106 mov cx,1 (柱面号=1)
XXXX:0109 mov dx,80 (磁头号,驱动器号=80)
XXXX:010C int l3 (磁盘读写中断)
XXXX:010E int 3 (断点中断)
XXXX:010F
-g (执行上述指令)
-d600 (显示主引导区内容)
如果主引导区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要再检查一下引导程序和分区表是否正常。如果发现程序异常(通过和正常的程序对比),则说明引导程序有可能被破坏。恢复引导程序的方法比较多,下面我们介绍手工恢复的方法。
首先必须从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中获取主引导区存放的文件mboot.dat,用软盘启动电脑后,运行DEBUG程序并输入下列命令:
-n mboot.dat (读文件mboot.dat)
-1 800 (读至当前段0800处)
-m 7be l 40 9be (将原分区表复制到正常的主引导区)
XXXX:0100 mov ax,301 (将0800处数据写回主引导区)
XXXX:0103 mov bx,800
XXXX:0106
-r ip (修改当前指令指针)
IP:010E 0100 (当前指令指针指向0100)
-g
2.利用工具软件恢复引导区
除了可以利用手工恢复以外,现在还有很多专门的工具软件,也可以恢复并备份系统的引导区。
(1)利用FixMbr恢复和备份系统的引导区。
FixMbr是一个基于DOS的应用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重新构造主引导区。该软件只修改主引导区,对其他扇区不进行写操作,其基本命令格式如下:
Fixmbrprivel[/A][/D][/P] [/Z] [/11]
/A Active DOS partition (激活基本DOS分区)
/D Display MBR (显示主引导区内容)
/P Display partition (显示DOS分区的结构)
/Z Zero MBR (将主引导区清零)
/H Help (帮助信息)
如果直接键入FixMbr后按回车键,缺省的情况下将执行检查主引导区结构的操作。如果发现系统不正常,将出现是否进行修复的提示。回答Yes后将搜索分区,当搜索到相应的分区以后,系统会提示是否修改主引导区,回答YES则会开始修复。如果搜索的结果不对,可使用/Z开关符,重新启动系统将主引导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七、如何对硬盘进行常规优化
对硬盘进行优化,可以加快硬盘的读写速度,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下面我们就以Windows 98操作系统为例,介绍一下对硬盘进行常规优化的方法。
1.使硬盘工作在DMA模式下
使硬盘工作在DMA模式下,可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其具体方法如下。
(l)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2) 在打开的"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设备管理器"选项卡
(3)选择磁盘驱动器后,单击"属性"按钮
(4)在打开的磁盘驱动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设置"选项卡,并选择其中的DMA选项即可
2.碎片整理和文件重组
进行碎片整理也是我们常用的提高磁盘性能的一种方法。整理磁盘碎片后,就可使 Windows系统所产生的临时交换文件在连续的空白簇内产生,进而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
若要在碎片整理时对文件重组,则可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菜单,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并执行下述操作即可。
(1)选择需整理的驱动器
(2)单击"设置"按钮单击该按钮可整理碎片
(3)选择该选项,即可在整理磁盘碎片时对文件重组
3.使用VCache软件
Outer技术公司推出了一个出色的免费软件:Cacheman,用户可使用它来设置最小磁盘缓冲区、最大磁盘缓冲区、数据块大小、名字缓冲区和目录缓冲区大小等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电脑(内存较少的系统或经常需要刻录光盘的系统等),该程序提供了几套标准设定
4.通过修改注册表提高硬盘读写速度
用户可通过修改注册表中的相应值来增大硬盘的缓存,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具体方法如下。
(1)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打开HKEY _LOCAL__MACHINE\System\Current Control Set\ Control\File System项。
(2)在File System项中Name Cache表示的是文件名缓存,若系统内存为32MB,则建议将Name Cache的值修改为800000;若系统内存为64MB,则建议将Name Cache的值修改为OF00000。
(3)Path Cache表示的是路径缓存,若系统内存为32MB,则建议将Path Cache的值修改为008000:若系统内存为64MB,则建议将Path Cache的值修改为0F0000。
八、笔记本电脑硬盘故障分析及排除
1.笔记本电脑硬盘引导型故障
硬盘引导型故障一般在启动电脑时出现,这种故障有可能是系统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的故障通过查杀病毒就能解决,下面主要分析病毒以外的故障。
(1)HDD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驱动器控制失败)。
这是启动电脑时,由POST程序向驱动器发出寻道命令后,驱动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操作而产生的超时错误。出现这种错误,硬盘可能已经损坏了。
(2)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无效的驱动器号)。
如果一个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在分区表里的相应表项已不存在,那么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故障问题一般出在分区表。修复这类故障,最简单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分区表的备份,比如PCTools9.0、KV3000等都有这项功能。
(3)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调进操作系统错误)。
这类故障是在读取分区引导区(BOOT区)出错时提示的,其原因可能如下面几种。
* 一是分区表指示的分区起始物理地址不正确。比如,由于误操作而把分区表项的起
始扇区号(在第三字节)由1改为0,因而INTl3H读盘失败后,即报此错。
* 二是分区引导扇区所在磁道的磁道标志和扇区ID损坏,找不到指定扇区。
* 三是驱动器读电路故障。
(4)硬盘不能引导系统,并显示下述信息:
DRIVE NOT READY ERROR(设备未准备好)
Insert Boot Diskette in A:(插入引导盘到A驱)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准备好后按任意键)
问题出在硬盘的引导区。如前所述,当由硬盘引导系统时,系统将通过BIOS中的INTl9H固定读取硬盘0面0道1扇区,寻找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INT 19H读取主引导扇区的失败原因有:
* 硬盘读电路故障,使读操作失败,属硬件故障。
* 0面0道磁道格式和扇区ID逻辑或物理损坏,找不到指定的扇区。
* 读盘没有出错,但读出的MBR尾标不为"55AA",系统认为MBR不正确,这是软故障。
(5)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非系统盘或磁盘错误,重新换盘后按任意键)
DOS引导区中的引导程序执行后发现错误,报此信息。其可能的原因有:硬盘根目录区第一扇区地址出界(在540MB之后)、读盘出错。这类故障大多为软件故障,如果BPB表损坏,即用软盘启动后,硬盘不能正常读写,可以用NDD修复;如果BPB表完好,只需简单地利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就可引导。
(6)显示"Starting Windows…",然后死机。
一般来说,这是CONFIG.SYS和AUTOEXC.BAT中的可执行文件本身已经损坏,使得系统在执行到此文件时死机。这个故障非常简单,但因为没有什么故障信息,一般人很容易作出误判。当出现这种现象,并且确信系统文件完好时,可以去掉这两个文件,或者在屏幕上出现以上信息时,快速按下F8键,然后选择单步执行,找出已经损坏的文件。
(7)Invalid Partition table(无效的分区表)。
在找到激活分区后,主引导程序还将判断余下的3个表项的"分区引导标志"字节(首字节)是否均为0,即确认是否只有惟一的激活分区。如果有一个不为0,系统就报错并死机。
九、笔记本电脑硬盘降低噪音方法
硬盘是笔记本电脑的重要部件,由于它的机械旋转,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噪音的产生,随着技术的发展,玻璃盘片,液态硬盘等新的技术应用在硬盘生产,使得现在硬盘的噪音抑制技术有很大的发展,除了更新硬件之外我们还有其它办法降噪,这就是利用硬盘降噪工具如IBM features tool。
这款软件所依托的技术为硬盘界通用的AMM技术(Acoustic Mangement Mode),即声音管理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降低硬盘的寻道时间,以降低硬盘寻道时的噪音,这样就会造成硬盘性能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该技术只是降低了寻道时间,所以对于数据的持续读取并不会有影响。
这款软件可以到IBM官方网站下载,文件大小为1.74MB,安装完成后,软件会提示插入一张软盘,之后用软盘启动,首先进入IBM features tool的主界面,这时我们能看到硬盘的型号,序列号,大小,缓存容量,firmware版本,是否支持AMM等信息,这时我们就可以按Alt A进入噪音设置,菜单有三项,我们只需选择第二项:Enable(Recommend Value)然后按OK,重新起动后就可以了。
需要指出的是该设置是牺牲了1ns的寻道时间而降低了10~15%的噪音。这会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我们一般的用户来讲,这样的牺牲还是很值得的。
硬盘的寻道噪音降低后,我们还可以设置硬盘挂起模式,从而降低硬盘的整体噪音,我们只需在BIOS中设置就可以了。该选项是HDD power down,我们可以选择多种长短的时间,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十、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升级
硬盘是笔记本电脑的重要部件,由于它的机械旋转,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噪音的产生,随着技术的发展,玻璃盘片,液态硬盘等新的技术应用在硬盘生产,使得现在硬盘的噪音抑制技术有很大的发展,除了更新硬件之外我们还有其它办法降噪,这就是利用硬盘降噪工具如IBM features tool。
这款软件所依托的技术为硬盘界通用的AMM技术(Acoustic Mangement Mode),即声音管理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降低硬盘的寻道时间,以降低硬盘寻道时的噪音,这样就会造成硬盘性能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该技术只是降低了寻道时间,所以对于数据的持续读取并不会有影响。
这款软件可以到IBM官方网站下载,文件大小为1.74MB,安装完成后,软件会提示插入一张软盘,之后用软盘启动,首先进入IBM features tool的主界面,这时我们能看到硬盘的型号,序列号,大小,缓存容量,firmware版本,是否支持AMM等信息,这时我们就可以按Alt A进入噪音设置,菜单有三项,我们只需选择第二项:Enable(Recommend Value)然后按OK,重新起动后就可以了。
需要指出的是该设置是牺牲了1ns的寻道时间而降低了10~15%的噪音。这会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我们一般的用户来讲,这样的牺牲还是很值得的。
硬盘的寻道噪音降低后,我们还可以设置硬盘挂起模式,从而降低硬盘的整体噪音,我们只需在BIOS中设置就可以了。该选项是HDD power down,我们可以选择多种长短的时间,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十、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升级
在对笔记本电脑硬盘进行升级时用户可以升级内置硬盘,也可以增加一个外存储设备。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升级内置硬盘比较方便,不过必须是IBM、Toshiba、NEC等主流厂商产品才行,否则很难找到配件另外还可以通过PC卡槽来加一个外接硬盘,只要有符合笔记本标准的PCMCIA槽,能够支持一Type卡就可以使用PC卡外接硬盘。
1.笔记本电脑硬盘升级方法
一般,笔记本原配硬盘性能都不是很好,很少有提供5400转的硬盘,所以使用者为了提升笔记本的性能,就要考虑更换转速更高、缓存更大、容量更大、性能更加强劲的笔记本硬盘。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升级也很简单,具体操作如下。
(1)拧下笔记本电脑背部了三个螺丝钉,将触控板拉开并反折于托掌部位。
(2)拧下金属盒上的螺丝,取下包裹硬盘的小金属盒。
(3)向外推硬盘,将其取出,将新硬盘安装上即可。
2.笔记本电脑硬盘升级注意事项
我们在升级硬盘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一般厂商在出售笔记本的时候,不会说明硬盘的厚度,所以我们在购买硬盘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笔记本硬盘的尺寸。笔记本硬盘分为2.5英寸和1.8英寸2种,就2.5英寸来说又分为3种厚度,分别为17.5mm、12.5mm、9.5mm。其中17.5mm已经被淘汰, 12.5mm也已经过时,只有9.5mm是现在的主流型号。能用12.5mm硬盘的机器一般都可以装配9.5mm硬盘,故在升级硬盘的时候,买9.5mm规格的硬盘是最保险的。
(2)笔记本硬盘上会有一个的小孔。上面写着Do Not Cover me(请勿盖住它),由于硬盘在使用的时候会告诉旋转,产生了大量的热和气体,如果不及时把这些气体和热量释放出去,后悔会不堪设想,这个孔就是起到散发热量的作用,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不要盖住此孔,特别是在购买硬盘时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到这个孔上面。
(3)当你拿到一款硬盘,如何看型号和转速呢?只要看硬盘上的编号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以一款4200转的IBM Travelstar硬盘为例,它的编号为IC25N030ATDA04-0。前面的IC25代表的就是2.5寸笔记本硬盘,如果是35的话当然也就是台机硬盘了。后面的030代表的是硬盘的容量为30G,最后的04 表示的转速为4200转,如果是05的话就是5400的硬盘了。
再如Toshiba的编号为MK4019GAX的40G硬盘,其中MK代表东芝的硬盘、40代表容量为40G、19GAX代表是5400转的,如果是18GAX的话为4200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