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到1958年苏联工程师发明的移动电话,最后到1973年摩托罗拉工程师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手机已经有75年了。
最原始的手机当然是用作通信,在战争和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下,信息的获取极为重要,而在最开始,通信都是有线方式进行,这样对于场景适应能力较差,后来自然的就从有线变成了无线,事实上,在手机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都只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那个时候智能机还不算智能机,手机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一些厂商的天下,直到2007年iPhone发布,一切都变了,手机行业开始重新洗牌,紧接着Android在2008年跟进,发布了第一款Android手机,但当时的Nokia依然很风光,当时的一些畅销机型在市面上很火,而且从高中低三档基本通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从iPhone发布以后Nokia也慢慢感受到中高端市场被苹果蚕食,但大公司最常见的问题便是求稳,这样的求稳策略便将诺基亚一步步往深渊推,其实如果没有安卓的加入,我以为现在的手机格局可能是苹果和诺基亚两家独大,苹果的ios系统和诺基亚的Windows系统,但是安卓的加入让竞争速度瞬间加快,很多厂商加入安卓以后迅速发展,压根就没有给诺基亚和微软太多的喘息机会,最后成为现在的苹果三星和其他厂商的市场。
安卓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所有厂商加入安卓准备狂分诺基亚这头缓慢大象的肉,刚刚开始的时候是HTC和三星两者走在最前列,后面跟着摩托罗拉LG华为中兴等一些老牌通信或手机硬件厂商,从2008年到2010年的时候,HTC还是可以和三星抗衡的,当时HTC选择的策略是和运营商绑定在一起,运营商的市场力量当时来看在欧美区域比较大,HTC选择和欧美地区的运营商做定制机,然后通过和合约等优惠协议绑定在一起的方式出售,当时HTC为了应对不同区域不同运营商的需求,做了N多旗舰级,当时号称月月有旗舰,而大部分旗舰机除了有旗舰机的价格,并没有旗舰机的销量,但是这些机器依旧会消耗公司众多的资源,无论是研发、物流、成本控制还是最后的营销环节的投入,都和实际产生的价值不符,HTC当时的减法没有做好,众所周知在2011年前后,欧美国家的智能手机的市场逐步开始饱和,而在新兴的亚洲市场,HTC虽然作为台湾企业但是基本上在战略上无视了中国大陆的市场,真不知道当时HTC哪儿来的勇气,当然,也有可能HTC当时高管团队早就想去进入大陆市场,但是因为公司市场对欧美发展太过依赖,反而限制他们对中国市场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为什么任正非在华为做的最好的几年说华为的冬天,不仅需要公司高层前瞻的视界还要有比常人更好的魄力。HTC在已有的市场上太过依赖运营商导致战线太长没有很好的旗舰机去面对消费者,而在市场的选择上也出现了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反观三星,主要旗舰机型S盖世系列和NOTE系列都走渠道直接分销给消费者,在手机上下游的研发投入强大,营销方面主要针对亚洲等新兴未饱和市场,再扩张到欧美市场,于是从2010年开始,随着iPhone的发布,欧美市场运营商市场势力的降低及销售方式的改变,外加欧美市场的饱和和亚洲市场的飞速发展,三星迅速把HTC远远甩到了身后,HTC轮流成为和LG和摩托罗拉一样的国际第三梯队。
第二阶段,是中国厂商的兴起,这里面以小米和华为最为典型,先说小米,小米从2010创业以为,以互联网模式和电商模式几乎创造了一个手机行业的神话,短短5年时间成为出货量中国第三的手机厂商,虽然后来被华为赶超,但如果考虑到两者的发展时间,小米的确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小米做的最好的便是它的营销方式,以互联网模式营销很多案例几乎是0成本的方式进行大规模传播,而小米的为发烧而生也让其积累了不少米粉,他们为小米带了很好的口碑,然后小米的电商模式极大的压缩了小米手机成本(主要是渠道分销成本),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和良好的营销口碑,小米在刚刚出来的前三年基本上没有遇到对手。小米的长处是互联网营销和电商模式的销售方式,这算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弱点便是研发和手机设计,研发这块虽然手机组装已经高度集成化,大部分人都可以没有任何技术通过采购去生产一种手机,这是全球化极大的便利,但是,如果当你到达小米这个规模以后,如果把所有的技术采购都交给其他厂商,就好像在商业模式里把后背露给了对手一般,很容易遭到友商的狙击,所以小米研发这块是软肋,其次是小米的设计,小米手机在3之前感觉并无设计感可言,反而是各种配置的堆砌,当然看到出来雷军现在对小米的设计已经很看重了。相比小米,华为刚刚好是优劣互换的,华为因为有20多年运营商合作的经验以及研发的不断投入,在技术上已经开始在向三星慢慢看齐了,同时华为在刚刚进入手机市场之时也是走的HTC老路,主要依赖运营商分销产品,但是HTC的下场以及中国市场运营商市场势力本来就不高,于是从12年13年开始华为慢慢改走了另外一条路,开始主动的像小米学习它的一些互联网营销手段,不过华为和小米还是有本质区别,华为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硬件公司,而小米可能更偏向于互联网公司,华为在放弃运营商这条路以后,发展出了荣耀子品牌这个电商渠道的手机系列,因为华为在欧洲和非洲运营商市场巨大影响力,华为逐步从国外包围国内、低端向高端渗透、中国运营商渠道转电商等,并且不断加大对手机设计和研发的投入,在产品定位上抓住了苹果和三星之间的缝隙人群:商务人群入手,商务人群本来在欧美市场属于黑莓手机,但是华为逐步从这一块通过荣耀等高端手机逐渐撕开了一个口子,并从2014年开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华为终端在发展多年后挤进了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
说说小米和华为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吧,小米没有全球化经验,同时在手机研发投入上也相比其他大厂商较为落后,小米现在正在逐步扩张产品线,想要以互联网方式学习苹果的产品线成为一线厂商,产品线的扩张让小米的市值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也会分散公司的资源。所以小米对外国际化(比如印度市场)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对内产品线以及研发都没有较强的实力,同时前后还有三星华为的夹击,再加上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厂商的崛起比如锤子魅族,甚至360都出来做手机了,小米目前的处境是比较困难的,最好的办法是加快国际化进程并把全系列产品线铺开,这样在其他厂商追上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米已经往前走了很远了,保持势能在下一次大发展时迎头赶超。对于华为来说,刚刚从原来的死胡同里跳出来,这个时候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也特别容易这个时候栽跟头,减法做不好在此时大面积的上马旗舰机没有很好把握好利润、设计和产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容易重返覆辙,相反,很好的平衡好产品的品质和利润市场占有率
等,再在下一轮的智能硬件发展时抓住机遇,很有可能成为一家通信和消费者终端并驾齐驱的公司(原谅我直接无视了企业业务)。
手机的第三阶段,是锤子、魅族(阿里)和360等公司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市场的巨头虽然已经确定,但他们依旧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魅族并入阿里系后开始追求手机的出货量等,设计上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出色,而锤子科技在老罗的个人魅力带领下,我以为会越做越好,甚至极有可能在下一轮智能硬件发展机遇中成长为苹果那样的设计为先的公司,锤子虽小,但却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便是老罗的魅力,而且锤子手机的营销做的也非常出色,不过想要成长为一家大公司锤子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至于360的安全手机以及国内的一些其他厂商比如OPPO联想还有ZTE,他们可能会和LG一样做陪衬吧,毕竟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发展的亮点,尽管OPPO在湖南卫视的广告投入产出很不错,360主打的安全手机在国内到底有多大想象空间,目前还是未知的。
在后手机时代,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手机发展到如此,接下来的爆发的可能是3D打印也可能是生物或者其他行业,再在通信或者IT领域爆发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声音便是万物互联,未来的世界不再是人与人,而且还有人与物和物与物。我认为会是第二种,可能不仅仅是我以为,还有华为、爱立信、思科、苹果、微软、谷歌、小米、三星、魅族、锤子甚至你家楼下修手机的老板,都会这么认为,不远的未来,5G普及技术成熟,通信降低到像电一样便宜的时代,所有的设备除了要接电才能使用以外,还要接入网络,网络将无处不在,你的眼睛你的水壶和你的鞋子都可能需要连网,他们在实现他们现在的基本属性以外,还能通过网络实现附加功能,而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成熟以后,即将发生的可能会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全面来临。
现在,手机就像你的鞋子一样,跟着你无处不在,但在50年前,人类没有手机但过得也没那么差,这就是技术先驱创造需求,也是我们创业者、先行者和企业家的最大意义所在,从0到1,不仅仅是从1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