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具感染力的人物肖像照?人类的面庞是一项极具魅力的整体艺术作品。尽管所有的脸具有相同的生理构造,但它们看起来并不相同。可以说,它们是一个个独特的原创作品。事实上,脸部是人体最具个性化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能表现于其上也并非偶然。
脸部的每个元素在形状、大小以及间距上的不同足以为每个人塑造出一张极具特性的面孔。即便是同卵双胞胎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微小的差别。此外,头发以及皮 肤的质地与颜色也各不相同,即使经过沧桑岁月,这种差异也依然存在。同时,经过几世纪的世代传承,某一文化圈内的固定群体会拥有某些独特的面部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使此类文化群体或地域群体明显有别于其他群体。
脸部的构成与比例
“人脸”指的是没有被头发覆盖的头部的正面部分。倘若一个人不幸秃顶,即使人们安慰性地将其光亮的头顶称为一个“扩展了其富有表现力的脸部”的空间,这 些上部头皮区域事实上仍不属于人脸范畴。各种参考资料中,对于耳朵是否属于脸部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之相对的是,从脸颊至耳朵的这部分区域,即 使是被长发或是络腮胡覆盖,仍然被认为是脸部的一部分。
头发构成了第四个区域。它位于面部上方,高度与面部三区域接近。这样一来,眼睛便正好处于头部的正中位置—注意,是整个头部而并非面部。一般来说,面部宽与高的比例为2 : 3—与这个平均值相差越大,面孔便显得越不美观。
水平方向上的眼睛位置也有一个完美的标准比例。若双眼瞳距正好为面部宽度的一半,即左右眼分别位于左右脸的中轴线上,那么这张脸看上去就会非常协调,极具美感。若双眼瞳距明显过窄或者过宽,美感便丧失殆尽。
不同的左右半脸
一个人的左右半脸并不相同,只不过这种差异在有些人脸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在有些人脸上则并不显著,但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半脸根本不存在。通过一个小游 戏,我们可以将这个差异一览无余:请你在左右半脸的照明效果相同的条件下,从正面对模特进行拍摄,并将得到的照片从正中裁开;接下来分别将两半照片放于镜 前,通过镜面成像得出两幅拼接照。这样,我们手头就总共有了三张图片:第一张是原始照片,第二张是两个左半脸的拼接照,第三张是两个右半脸的拼接照。由 此,左右脸的差异性一目了然。
除了受先天基因决定之外,左右半脸各受大脑不同区域控制这个生理机制也是造成此差异性的原因。一个人的左脸(从自身而非对面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受到右脑 的控制(右脑产生并处理情感、梦想与创造力),受这一主管情感与艺术的右半脑影响,人类左脸同右脸相比显得更加柔和、脆弱、无辜,更易表露内心真实情感。 相反,人类右脸受主管理智的左脑控制(语言、逻辑以及分析能力均位于此脑部区域),因此,一般来说右脸更显开朗、活跃,但有时也会展现一种更为深沉的谨 慎、坚毅与严肃之感。
相反,受理智控制的右半脸展现更多的是期待被对方接受的信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对方的右半脸上很有意义。因为,如果在与对方打交道时,我们总是知道对方当下的真实感受及对我们的想法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引发比现在多得多的人际冲突。
捕捉最动人的一面
作为一名摄影师,你可以充分利用左右半脸的差异性,有意识地着重展现对方或是大众化或是个性化的一面。若你将重点放在右脸上,那么照片中的模特看上去就 会比较矜持、淡然与自制,当然也有可能显得更为亲和、活跃与友善。相反,若你侧重表现模特的左脸,那么他便会显得情感奔放、真实与直接,当然也有可能显得 更为倦怠、自闭与敌意。通过运用相应的角度与光线,可以轻而易举地凸显出某一半脸所侧重的特质。
这样,你就可以在指导肖像照拍摄的过程中,通过某一特定方法,使模特按照你的拍摄理念进行相应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