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街头摄影师说最理想的镜头焦距为35mm,因为这种广角焦距能在拥挤的街头给摄影师足够的构图空间,涵盖的范围较广,能将人物及大部分的周边环境拍进去,也有人说50mm最理想,像布列松,几乎所有作品都是用50mm拍摄,因为他认为50mm是人眼的焦距,WYSIWYG,这是程式设计师常用的词,「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即「所见即所得」, 透过观景窗用50mm看到的事物等同于你肉眼看到的。但用50mm镜头又牵扯到相机是否是所谓的全幅机,因为非全幅相机用50mm换算后会变成约80mm的焦距,大部分的消费型相机都非全幅,也就是说你在观景窗里看到的画面并不是实际的50mm。(这是另一个议题,有兴趣可以上网看看什么是全幅相机)。
不管是28mm,35mm或50mm,或最近Canon的40mm饼干镜,我觉得只要是定焦镜都很适合街头摄影,以下是从我的经验来看为什么定焦镜比较适合街头摄影的原因。
(图片来源:B&H)
轻便 街头摄影通常要一直走路,定焦镜通常比较小,轻便好携带,带着中大型变焦伸缩镜对我来说就像是走在街上遛哑铃。
发射~ (图片来源:visualizeus)
大光圈 通常定焦镜头的光圈都比较大,最常见的像是F/1.4,F/2,F/2.8等,莱卡还有出到F/0.95的(这镜头光圈开最大拍鼻尖可能眼睛嘴巴都会是糊的),这样在夜晚或阴天的状况下也比较好拍摄,能给你更快的快门,当然你也可以在光源不足的时候将ISO飙到最高,我个人不喜欢照片出现太多杂讯,因此通常ISO最高不会超过800。大光圈还有个好处,就是能拍出很多人爱的像是奶油溶掉及巴黎八里分不清的模糊背景,又称Bokeh。
南大门市场 / 首尔 / 韩国 by Ethan Chiang
定焦镜的先天限制让你认真思考构图 过去使用变焦镜头时常在看到拍摄目标后左手开始忙着调焦距,把焦距调到最远拍几张,调到中间拍几张,调短一点再拍几张,拍完低下头看看LCD萤幕滚着转盘,嗯…不对,再把相机举起来调焦距拍个几张,这种不断拍摄希望能中个几张的行为叫做“Spray and pray“,是”碰运气“的意思。变焦镜头可调整的焦距选择会让你犹豫不决,画面来临时会无法决定该用那个焦距构图,像光是24-70mm中间就有多少焦距可以选?变焦镜会让你无法专心而不断地尝试性的按快门,而无法思考或感受你要拍摄的环境或对象。但定焦镜你没的选,要靠双腿去zoom in zoom out,定焦镜会让我慢下来观察,认真的考虑构图,并更有把握的按下快门。用定焦镜在街头走上一天有运动减肥效果…真的…。
信义商圈 / 台北 / 台湾 by Ethan Chiang
照片的“深度” 变焦镜调到远端焦距拍摄时,拍摄主体以及背景之间的距离会变得很近,意思是拍摄主体及背景之间的空间是被挤压的,这样照片很容易失去视觉上的“深度”。
比较不会被注意 街头摄影通常要拍的时人们自然的状态,意思是尽量不会想让人们发现你在拍摄,但如过你带着的是一个中长型变焦镜,很难不被注意,定焦镜好比星爷描述的折凳,“折凳的奥妙之处,它可以藏在民居之中,随手可得, 还可以坐着它来隐藏杀机,就算被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 真不愧为七种武器之首!”…好我知道这比喻有点牵强,但你懂我的意思…
明洞 / 首尔 / 韩国 by Ethan Chiang
看到更多细节 街头摄影时用远距变焦镜头只能站在远处锁定「明显」的目标,像是远处的某个人物,某台车,某个大招牌,用定焦镜可以让你走入人群,看到更多用远距镜头看不到的细节,像是情侣间的小动作,亲子间的互动,光影细微的变化等等…
贞洞 / 首尔 / 韩国 by Ethan Chiang
我自己在街头拍摄时偏爱50mm,也许35mm及28mm等广角镜能在画面中涵盖更多东西,但我被一句形容布列松摄影配备的话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