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工作室中
同户外拍摄相比,你在工作室中自然能够更细腻精准地调整光线。你可以借助能产生闪光或者持续光的设备,在各个方向上制造出不止一个的光源,并极为细腻地调整它们的亮度。此外,你还可以运用相应的塑光设备来非常有针对性地影响光线的方向以及性质。
除了反光伞以及透射伞之外,最经常被使用到的塑光设备还包括各种大小规格的方形柔光箱、八角柔光箱以及雷达罩。前四种设备塑造出的光线尤其柔和。它们与模特面部的距离越近,柔和度就越高。鉴于这一特性,它们经常被使用于肖像照摄影中,以此来避免拍摄对象身上出现生硬且具干扰破坏性的阴影。与此同时,模特皮肤以及头发上的所有细微之处会非常清楚地得以保留,观看者也就能在整张照片上看到充足的细节。通过这些塑光设备的光线,其亮度会顺着光线方向明显变弱,你可以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光影的分布。借助这些塑光设备,模特脸上那些暗黑而具干扰性的主要阴影会被削弱至最低限度,甚至有可能被完全消除。
“美人罩”(中文又称雷达罩)则会制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光线。顾名思义,这种塑光设备经常会使用在美妆照的拍摄中。雷达罩所产生的光线一方面极具方向性,可以精确对准拍摄物体,而另一方面又不会太硬。这就使得模特脸上虽然会出现明显的阴影区域,但这个区域边缘却有着柔和的过渡—这对明确强调模特面部轮廓以及保留色彩构成而言是非常完美的。模特的皮肤、头发以及衣物的纹理也会在这种有方向性的光下被凸显出来,且不失立体感。
二、反光板、吸光板以及柔光板
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反光板始终是弱化模特脸部阴影的一个重要工具。原则上来说,一切明亮的、以一个适当的角度放置在模特脸前的物体,都可以算作反光板。这就是说,一张白纸、一块手巾、一个托盘、一张桌子、一把雨伞或者是一面镜子均可以化身成反光板。
反光的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摄影师应该根据具体光照情况下的亮度来选用强度适宜的反光板。在一个柔和而又散射的光照条件下—比如没有一丝阳光的阴天,或者是选用了一个柔光箱的情况下—银色或是金色反光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可以反射大量的光线,弥补原有光照条件的不足。若你将这些反光板靠近模特脸部摆放,那么脸部这个所摄对象的亮度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与之相反,直射的阳光或是明亮的持续光会产生强烈的反光,若不对此进行削弱,模特就无法看向反光板的方向。这种情况下,你应选用一个表面有磨砂效果的白色反光板,它的反光强度较低。那些反光层已经略有磨损的老旧的金色或是银色反光板也非常适合用于这种情况。
太过强烈直接的阳光会在模特脸上投下突兀醒目、具有干扰性的阴影。但一个放置在太阳与模特之间的柔光板可以缓解这一问题造成的困扰。其透明的材质虽然会降低光线强度,但同时会制造出一个柔和的光照条件,从而使得投射到模特脸上的阴影显得相对柔和。
在光照普遍比较充足的工作室中,可移动的架子显得尤其实用。你可以在它的两侧分别贴上白色(极少情况下使用银色)与黑色面料,从而用它来简单而快速地调整光照条件。
三、水平方向光线
在人物肖像照中,你通过调节光线方向来决定光线最先照射到模特头部的哪一个部分,从而让这个部分得到自然的强调凸显。处于这一区域的物体最为明亮,它们会牢牢吸引住观看者的目光。所以你应该让光线准确地落到那些对你的照片主题理念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脸部或者头部区域。同时,你也应该仔细留意那些因为选择了某一光线方向而出现的阴影,看看它们是否会干扰照片效果,又或者是否反而能从视觉上弱化某些原有的具有破坏性的细节与区域。此外,你还可以通过选用某个特定的光线方向来制造一些极为特殊的效果。
首先,顺光照射会削弱阴影部分的存在。所以,顺光是一个能够在视觉上减少面部皱纹的完美的光照条件。如果运用得当,一张布满皱纹的苍老面孔甚至能在正面而直接的柔光照射下显得年轻十几二十岁。其次,由于顺光下面孔亮度均衡,所以整张脸看起来会较为扁平而不立体,照片效果也就比较不自然。最后,由于这种正面照射过来的光可以毫无阻碍地完全覆盖到两颊区域,所以那些正常大小或者横向较宽的面孔会显得更宽。在极端情况下,一张处于这种光线下的面孔会显得不自然,让人觉得别扭。
根据其方向不同,侧光不仅可以着重表现感性左脸或是理性右脸,还可以突出刻画脸上任何一个突出的细节以及皮肤连同头发的纹理。每一缕头发、鼻子、双唇、头部本身,同时也包括每一道皱纹—这些东西都会在脸上投下清晰可见的阴影,从而在视觉上得到突出强调。侧光条件下,所拍摄的对象会显得立体感十足,从而给观看者一种真实而又熟悉的感觉。不过,由于侧光条件下大部分光线集中于脸颊部位,脸部只有很小一部分能接受到光,因此包含着重要信息的更大的区域只能处在黑暗之中。
背光(亦称逆光)条件下,模特的头发、头型以及脖子、下巴连同耳朵的轮廓线条自然会得到突出表现。然而与此同时,整个脸部会显得较为黑暗。若想要展现处于这一偏暗区域中的某一个对照片主题有着重要意义的元素,你就必须提亮这一元素。即使在背光条件下拍摄并不容易,而且常常会超出相机传感器的对比度能力范围,但这种光照条件总是可以为照片制造出充满张力而扣人心弦的效果—当然,它也因此而不适宜用来表现柔和、温软的人像。
头顶上方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光源方向,我们将从上往下照射的光称为顶光,它与日光的照射方向一致。相应地,来自这种方向的光因为它的司空见惯而并不怎么能引起观看者的注意。顶光情况下,得到突出表现的自然是头发上部,此外模特的鼻梁部位也会被照亮。不过,这两个部分都不是我们必须着重强调的头部区域。令人遗憾的是,不仅如此,顶光还会在模特眼眶区域以及鼻子、嘴唇和下巴下方制造出非常具有干扰性的阴影。
底光(从下往上照射的光线)并不存在于自然当中,因此显得非常人工、做作。但是相应地,这种来自不同寻常方向的光线能吸引相当多关注的目光。它会营造出一个恶魔般危险凶恶的氛围,使被拍摄者看起来就像是从地狱中爬上人间一样。所以你应该谨慎地使用这一方向的光线,注意其与整体画面的协调一致性。你还应该让你的模特稍稍低下脑袋,从而使其眼睛能够得到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