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机记录我们的生活点滴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照片毕竟不像视频那样立体、直观,再美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也会变成一个平面,真实感会大打折扣,但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种差距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拍出立体的具有空间感,能最大程度还原场景的照片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构图、光线等方式让照片充满立体感。
说到景深,相信使用单反的人都不会陌生,调整镜头的光圈数值,增大或减小光圈,获得相应的景深。浅景深会让主体清晰而背景虚化,营造出大光圈的虚化感,从而让照片更有立体感。可以配备一些具有大光圈的镜头或者是拉近镜头和主体的距离也可以虚化背景。
除了前面提到的虚化背景创造立体感之外,其实也可以虚化前景创造立体感,这也是利用浅景深创造立体感的方法之一,具体想要表达什么,就要结合当时的情境而定了。
利用构图实现立体感的照片
如果想从构图方面入手为照片营造出立体感,那么最简单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线条的运用。以前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都知道,线条是由无数个点构成,而平面是由无数个线条组成,不同角度的平面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立体的感觉。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线条能够营造出立体感了。这就好比素描,如何只用简单的黑白灰把画面表现的丰富起来呢,其实就是靠线条的力量:线条的粗与细,密集与稀疏,落笔的轻或重、刚与柔从而形成的明暗对比,呈现出我们眼前的立体效果。
不同形状的线条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水平线条,我们熟知的常被用于拍摄海天一线,可以营造出一种较为平衡的变化。可以是动静对比、虚实对比、明暗对比等一切可以表现空间立体感的画面。垂直线条和水平线条异曲同工,具有分割画面的作用,比如画面中出现的电线杆、大树、高楼的一侧等。而具有视觉延伸效果就比如对角线或者是不规则线条,比如拍摄公路大桥、蜿蜒的河流、城墙,这样的线条可以更好的吸引我们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跟随画面而动,从而更显立体。
还有一种也非常常用的引导线,这种方式简单且视觉效果强烈, 例如画面中的线条如果由远及近汇聚过来,那么也就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是由远及近汇聚在画面的前方。如果汇聚过来的线条越来越窄,那么目光通常会聚焦在最窄的地方,从而突出画面想要表现的;如果汇聚过来的线条越来越宽,那么画面的总体感觉也会变的宽广,发散。这种视觉差可以帮助画面营造出立体的视觉感受。
这张照片采用的是低角度取景,左边是城墙和砖路,右边是树木和草地,起初的想法是要把红色的城墙和绿色黄色的落叶同时放到画面中,形成色彩反差,但又不能让画面太过跳跃,于是就以石阶作为两者的分割线,想画面的中心、深处延伸。带领大家的目光到画面的深处,同时平衡了左右两别的景致,使画面变得立体不平淡。
构成立体几何的这三个元素如果运用的得当,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线条除了可以渲染照片整体风格的“情绪”,还可以增强照片整体结构的立体感。线条能够适当引导我们的视线和聚焦点,经由视觉的引导,让照片的主体、陪衬和背景都区分开来,制造出层次感和空间感。在运用线条构图时,还能够在画面的节奏和意境上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建议让线条指向画面中要表达的主题,通过视觉引导让观赏者直接注意到主题,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利用光线实现立体感的照片
说到运用光线,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摄影拍照最离不开的就是光,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颜色的光所反映出的画面带给人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落日月辉下的海边,阳光洒在海面上,水平的海平线闪烁着金光立刻变得富有生机;八九点刚刚升起的太阳,照射在高楼大厦上,或是被阴影覆盖或是玻璃反射出亮光,总之千变万化,这都要归功于光影。没错,影子是增加物体立体感的元素之一。
众所周知影子是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当一个物体经过光的照射下,背后就会产生影子。而在不同的光线下,光影也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逆光、顶光、侧光和顺光。每一种形式的光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有区分的。逆光是大家最常运用的一种方式,会为画面增加柔度,色调偏暖,画面整体感觉也温馨可人,是拍摄小清新人像的绝佳手法。如果想要画面感强烈,宣泄一种强烈的情绪,那么顶光拍摄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强烈的光晕能够使照片看起来富有空间感。而侧光拍摄通常会有阴面和阳面,这种明暗对比也会让照片看起来更立体。
借助道具实现立体感的照片
后期修饰实现立体感的照片